全国价格行情

生猪 12.04

较昨日下降 -0.21

玉米 2178

较昨日上涨 +5.00

豆粕 3085

持平

下载猪博士,订阅当地每日最新价格行情 订阅

地区 价格 比昨日 地区 价格 比昨日
华东 上海 12.22 -0.20 华南 广东 12.86 -0.15
山东 12.19 -0.18 广西 11.45 -0.25
安徽 12.13 -0.26 海南 14.88 -0.09
浙江 12.36 -0.20 西南 重庆 11.78 -0.21
江苏 12.25 -0.26 四川 11.67 -0.31
福建 12.89 -0.18 云南 11.65 -0.33
华中 江西 12.06 -0.29 贵州 11.43 -0.34
湖北 11.67 -0.36 东北 黑龙江 12.06 -0.16
河南 12.07 -0.31 吉林 12.07 -0.19
湖南 11.78 -0.25 辽宁 12.15 -0.07
华北 北京 12.15 -0.19 西北 陕西 11.75 -0.05
天津 12.15 -0.19 甘肃 12.03 0.01
山西 11.88 -0.22 青海 12.14 -0.13
河北 12.13 -0.18 宁夏 12.10 -0.25

推荐     行情     动态     企业     技术     付费阅读    

猪场出口环节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风险与应对策略

在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猪场出口环节常被忽视,成为病毒反向传入的高风险通道。本文深入分析出猪、淘汰猪转运、病死猪处理等出口环节中存在的人员与车辆交叉污染、工具共用、环境消毒死角及无害化处理疏漏等关键风险点,并提出全流程、全要素的闭环管理措施,助力猪场构建全面生物安全防线,实现稳定高效生产。

京都大学团队研发高灵敏度非洲猪瘟检测新方法

京都大学联合越南国立农业大学与宫崎大学成功开发出一种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新型高灵敏度检测技术,通过大体积口腔液样本结合实时LAMP方法,灵敏度提升100倍,适用于资源有限地区的早期疫情发现与综合防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公共卫生意义。

非洲猪瘟疫苗研究新突破:区域化精准防控成未来方向

2019年,美国梅岛动物疾病研究中心研发出ASFV-G-ΔI177L非洲猪瘟疫苗,并在越南实现商业化应用。然而后续研究显示其对异源毒株保护效果有限。联合研究揭示传统p72基因分型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全蛋白谱的新型病毒分类体系,强调需转向区域化、定制化疫苗策略以实现高效防控。

mRNA技术或将革新非洲猪瘟疫苗研发:MIT团队揭示新路径

麻省理工学院(MIT)陈建柱教授团队正研发基于mRNA技术的非洲猪瘟疫苗,通过识别关键抗原靶点并激活T细胞免疫应答,提升疫苗的安全性与保护效力。该技术具备快速迭代、低成本生产的优势,虽面临BSL-4实验限制,但仍为防控非洲猪瘟及未来动物疫病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非洲猪瘟暴发后快速稳定猪场的七步拔牙法

当猪场出现非洲猪瘟疑似症状时,应立即执行‘快速拔牙稳定七步法’:及时淘汰病猪、实施生产静默、环境采样检测、精准清除风险群、严防交叉污染、保护健康猪群、强化后续管理。本文详细解析每一步的科学操作流程与生物安全措施,帮助猪场在疫情初期有效控制传播,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实现安全复产。

非洲猪瘟防控关键:母猪群体的“早发现、早拔牙”策略

非洲猪瘟(ASF)是全球养猪业的重大威胁,死亡率高达90%以上,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本文重点探讨针对母猪群体的‘早发现、早拔牙’防控策略,强调通过常态化健康监测、重点关注高风险母猪,并结合智能巡检、红外测温等技术手段,实现疫情的快速识别与精准处置,从而切断传播链,保障猪场生产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非洲猪瘟初期识别与鉴别诊断:关键症状与防控措施

本文详细解析非洲猪瘟(ASF)的早期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及与其他高热性猪病(如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鉴别要点。重点介绍持续高热、皮肤瘀斑、血痢、流产等典型表现,以及脾肿大、‘血瘤状’淋巴结等剖检特征,结合实验室PCR检测实现精准确诊,帮助养殖户和兽医人员快速识别并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疫情。

非洲猪瘟应急防控五步法:科学应对疑似病例,稳定猪场生产

当猪场出现非洲猪瘟疑似或确诊病例时,科学应对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业内广泛应用的‘非洲猪瘟防控五步法’:静默管理、全面消毒、精准拔牙、营养强化与中药干预,系统化控制疫情扩散,降低损失,提升猪场抗风险能力,助力稳产保供。

非洲猪瘟抗体检测在防控中的关键作用

非洲猪瘟防控中,抗体检测作为关键技术手段,弥补了病原检测的局限性。通过ELISA等血清学方法,可辅助诊断、识别隐性感染、评估传播范围,并支持‘拔牙式’清除与复养风险管理,提升疫情预警与净化效率,保障生猪产业稳定发展。

非洲猪瘟疫苗研发迎来关键突破:临床试验启动,上市可期

2025年7月14日,我国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获农业农村部批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标志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取得关键突破。该疫苗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牵头研发,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具备高生物安全性,严格对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最新国际标准。临床试验由金宇保灵承担,将在多省规模化猪场开展,预计持续至2027年。尽管前景乐观,但疫苗上市仍需通过严格评审,现阶段防控仍须坚持以生物安全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