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猪价连续五日上涨,市场供需博弈加剧推动阶段性反弹

2025年10月30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涨至每斤6.28元,连续五日上行,创近35天新高,但涨幅收窄显示动力减弱。尽管环比回暖,同比仍下跌26.9%,处于六年同期最低水平。华南、西南地区领涨,海南最高达7.2元/斤,广西5.9元垫底。消费旺季叠加压栏惜售与二次育肥激增(周销量增幅超500%),推动供应偏紧,支撑猪价反弹。然而出栏计划增加背景下,市场仍处周期性低谷,未来走势需关注供需博弈变化。

全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周度分析:生猪价格小幅回升,牛羊肉稳中有涨,饲料成本整体平稳

近期全国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呈现分化趋势。生猪方面,仔猪和猪肉价格回落,出栏价小幅反弹;家禽类价格普遍走弱,鸡蛋、鸡肉及雏鸡价格持续下行;牛羊肉价格总体稳定,羊肉略有上涨;生鲜乳与饲料原料价格平稳,玉米供应充足,豆粕承压。整体农业产业链处于调整期,未来价格将受消费复苏与养殖结构优化影响。

猪肉价格触底回升,市场迎来阶段性反弹预期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走低,养殖户普遍亏损。进入10月下旬,全国多地猪肉价格显现触底反弹迹象,尤其在山东淄博,终端零售价小幅回升。受天气转冷及腊肉需求启动影响,叠加养殖端缩量减产,预计11月猪肉价格将迎来阶段性上涨。本文结合市场走访与数据分析,深入解读本轮猪价回暖背后的供需变化与未来趋势。

双榜透视中国农牧行业:财富增长承压,全球饲料竞争力强势崛起

2025年,中国农牧行业在《胡润百富榜》与《全球顶级饲料企业榜单》中呈现双重发展图景:企业家财富增长但排名停滞,而以海大集团为首的中国饲料企业却在全球产能竞争中强势领跑,七家中国企业进入全球前十,彰显出从‘产量领先’向‘价值引领’转型的强劲势头。本文深度解析行业结构性特征与未来趋势。

2025年9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创新高 饲料原料使用结构持续优化

2025年9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达3036万吨,同比增长5.0%,环比增长3.4%,首次突破3000万吨大关。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全面增长,累计产量达24653万吨,同比增长6.6%。饲料价格同比下行,原料结构持续优化,玉米和豆粕用量占比调整,反映行业成本控制与抗风险能力提升。

猪价止涨回落,行业持续亏损,二次育肥推动短期反弹

2025年10月31日,全国生猪价格结束连涨态势,小幅回落至6.26元/斤,同比大跌27.2%,创近六年同期新低。文章深入分析当前猪价走势、区域差异、养殖亏损现状及上市畜牧企业财务表现,探讨二次育肥、产能调整与消费旺季对后市影响,并展望2026年行业复苏可能性。

四川丹巴玉米亩产突破1400公斤 创西南地区新纪录

2023年10月29日,四川丹巴县聂呷村‘成单372’玉米攻关田平均亩产达1419.48公斤,刷新我国西南地区玉米单产纪录。依托优越气候条件与‘缩行增密’‘盖膜直播’等先进技术,丹巴县实现粮食高产突破,推动良种、良法、良田融合,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样板,为国家粮食安全注入新动能。

生猪市场陷入“旺季不旺”困局:供需失衡持续,价格或将低位震荡至春节

根据Mysteel农产品最新数据,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跌至11.10元/公斤,行业进入‘5元时代’。文章深入分析当前生猪市场‘供强需弱’的结构性矛盾,解读大型企业降重出栏、散户跟风抛售、消费疲软等多重因素,并探讨二次育肥回暖与冻品入库带来的短期支撑。展望后市,预计10月下旬猪价低位震荡,11-12月供应压力加剧,春节前反弹乏力,养殖企业需强化成本控制应对周期底部。

生猪价格跌至年内新低:供需失衡与产能去化博弈下的行业寒冬

自10月以来,国内生猪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现货与期货双双触及年内新低。受产能过剩、养殖户恐慌出栏及消费回暖乏力影响,猪价跌破多数养殖场现金流成本线。本文深入分析当前供应压力、去产能进展、政策调控效果及未来供需格局,展望2025-2026年猪价走势,指出行业已进入新一轮深度调整周期,短期内将维持底部震荡,反弹动力不足。

逆境突围:上市猪企加码布局背后的行业变革与生存博弈

在2025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新希望、傲农生物、双汇发展等多家上市企业逆势加码投资超7亿元,布局育种、饲料、养殖与屠宰加工全产业链。本文深入分析龙头企业逆周期扩张的战略意图,揭示中国养猪业正加速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协同化转型的趋势,并探讨中小养殖户的生存挑战与‘反内卷’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