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韩国公布非洲猪瘟备选疫苗 ASFV-MEC-01

近日,韩国公布了其研发的非洲猪瘟备选疫苗——ASFV-MEC-01。该疫苗在实验室条件下显示出良好的免疫效果,但还需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一进展为全球抗击非洲猪瘟提供了希望,但仍需加强现有防控措施以确保生猪产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农业农村部发布指导意见,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与乡村生态振兴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旨在推进农业资源集约利用、投入品减量增效、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资源环境保障。文件明确了10项重点任务和多项保障措施,涵盖耕地保护、农业节水、投入品减量、畜禽粪肥还田、秸秆利用、农村废弃物处理、流域生态保护等方面,确保各项措施有效实施。

2月下旬国内猪价筑底回升:二育积极性与市场供需变化支撑

本文分析了2月下旬国内猪价走势偏强的原因,包括二育入场积极性回升、消费需求逐步改善以及养殖端出栏节奏变化等。尽管存在阶段性支撑因素,但猪肉购销冷清和饲料成本上升使得未来猪价上涨面临不确定性。文章还探讨了二次育肥现象对市场的影响及养殖端需关注的潜在风险。

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第六版)

为科学精准处置非洲猪瘟疫情,强化常态化防控,农业农村部制定了《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第六版)》。该方案详细规定了疫情报告与确认、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处置措施、监测阳性和检测阳性的处理、善后处理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旨在有效保障猪肉产品供给,维护养猪业稳定健康发展。

生猪价格反弹:二次育肥是否值得入场?

近期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持续上涨,春节后猪价表现超出预期,主要得益于标肥价差的扩大和二次育肥的支撑。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二育是否值得入场,并探讨了标猪和肥猪价格差距大的原因。建议养殖户关注市场动态,谨慎决策,合理安排养殖计划以降低风险。

湘沙猪配套系成功培育:湖南省地方优良猪种的保护与创新

2020年12月3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381号公告,宣布包括湘沙猪在内的25个畜禽和蚕新品种通过审定。湘沙猪由湘潭市家畜育种站等单位联合培育,基于沙子岭猪,并结合现代育种技术,形成了生产性能稳定的配套系。文章介绍了湘沙猪的培育背景、特点及其对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意义,以及吴买生研究员在沙子岭猪保种工作中的贡献。

春节后猪价反弹,市场供需变化引发新一轮波动

春节过后,国内猪价经历了一波短暂的下跌,随后出现意外反弹。主要原因是节后消费需求低谷和集团猪企出栏量激增导致的短期压力,但进入2月中旬后,由于市场购销情绪变化、肥猪供应减少及拉尼娜气候的影响,猪价逐渐转强。此外,养殖端利润下降、卖猪意愿减弱以及餐饮需求恢复也支撑了猪价上涨。然而,随着饲料价格上涨和母猪存栏变化,此轮猪价上涨的空间和持续时间可能有限,未来不排除再次转弱的风险。

关于防止厄瓜多尔猪瘟传入我国的公告

近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确认厄瓜多尔发生猪瘟疫情。为了防止疫情传入我国,保护畜牧业安全和生物安全,海关总署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了2024年第192号公告,禁止直接或间接从厄瓜多尔输入猪、野猪及其相关产品,并对进境运输工具上的动植物性废弃物进行严格处理,确保疫情不随商品流通或人员流动扩散。同时,对非法入境的猪产品将进行销毁处理,违反规定者将依法处理。各级海关和农业农村部门需密切配合,共同维护我国的生物安全和畜牧业稳定。

解读《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审查规定》:保障猪肉产品质量安全

2024年12月1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审查规定》,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旨在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屠宰行业的准入管理,明确了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审查程序及材料要求,并建立了歇业、停业和复产报告制度。此外,《规定》还强调了监督管理和便民措施,简化了审批流程,优化了农村地区的屠宰布局,以解决‘宰猪难’问题。未来工作重点包括加强宣传培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和促进产业升级,确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