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春节后生猪市场波动及未来走势分析

春节过后,生猪市场价格出现明显的冲低反弹趋势。随着二育活动增加、养殖端惜售及元宵节需求回升,猪价开始上涨。然而,市场产销错配问题依然存在,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使得猪价反弹难以持续。预计未来1到3天内,生猪市场将维持震荡走低的局面。本文分析了这一波猪价波动的原因,并探讨了未来猪价走势的影响因素。

2月中旬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分析

2023年2月中旬,国内生猪市场在春节后的底部拉锯走势中,猪价呈现震荡态势。受消费市场需求疲软、屠宰企业承接能力有限等因素影响,猪价一度回落至7.2元/斤左右。然而,随着部分养殖户减少出栏量,市场供应压力有所缓解,猪价出现小幅反弹。尽管短期内市场基本面依然偏弱,但预计未来几个月猪价将逐渐企稳,政策支持和行业自我调节也将为养殖户带来信心。

湖南省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污染防治措施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防治工作。通过明确部门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分类分级管理、推广无害化处理技术以及强化日常监管等措施,全面提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确保畜禽粪污得到有效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同时强调了安全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2025年猪价走势预测及养殖建议

文章分析了近期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上涨的情况,并引用农业农村部专家王祖力研究员的观点,探讨了未来几个月及2024年至2025年的猪价走势。文章重点关注二次育肥、仔猪价格、能繁母猪存栏等关键因素,并为养殖户提供了应对2025年猪价下行压力的建议。

2月下旬国内猪价筑底回升:二育积极性与市场供需变化支撑

本文分析了2月下旬国内猪价走势偏强的原因,包括二育入场积极性回升、消费需求逐步改善以及养殖端出栏节奏变化等。尽管存在阶段性支撑因素,但猪肉购销冷清和饲料成本上升使得未来猪价上涨面临不确定性。文章还探讨了二次育肥现象对市场的影响及养殖端需关注的潜在风险。

2024年巴西鸡肉出口量与收入稳步增长

2024年,巴西鸡肉出口表现强劲,全年共出口鸡肉529.4万吨,同比增长3%,收入达到近100亿美元,同比增长1.3%。文章分析了巴西鸡肉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完成国际首例猪T2T全基因组组装

2025年2月8日,中国科研团队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发布了国际首例猪端粒到端粒(T2T)全基因组组装成果。这项突破性研究利用了三代测序、ONT、Hi-C等前沿技术,成功组装了最完整的民猪基因组,并解析了其染色体结构,鉴定了大量高置信结构变异(SV),发现了与冷适应相关的候选基因,显著提升了基因组选择的效率,为猪遗传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助力养殖业提质增效。

山东省发布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倡议,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为了保障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山东省消费者协会联合相关部门发布倡议,强调源头管控、信息化系统应用及消费监督的重要性。通过‘鲁牧云’和‘山东食链’系统,确保生猪产品全链条的透明与可追溯,守护消费者的‘舌尖上的安全’。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询溯源信息,选择安全可靠的猪肉制品,并积极举报违法行为,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2025年猪价快速回落,市场供过于求态势明显

2025年猪价预计将继续偏弱,主要由于市场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春节期间及节后,生猪供应充裕而需求不足,导致猪价下滑明显。多家大型养猪企业如温氏股份、唐人神等披露的数据显示,1月猪价呈环比下滑态势。同时,行业将从‘资本内卷’转向‘成本内卷’,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加速提升,中小玩家弯道超车难度加大。预计2025年全年猪价波动区间在13元/公斤至15元/公斤,呈现低利润特征。

批次化生产在生猪产业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文章详细介绍了批次化生产在养猪场的应用,重点分析了4周批次模式的优势与挑战,并以陕西某猪场为例展示了其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和提升PSY值方面的显著效果。同时,总结了猪场在实施批次化生产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为生猪产业的现代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