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加强兽药质量监管与畜禽产品安全的2025年行动计划

为确保畜牧养殖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农业农村部制定了《2025年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计划》、《2025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以及《2025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并明确了任务分工与工作要求。各部门需加强协作,保障经费,确保工作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形成监管合力。

农业农村部发布养殖业节粮行动意见,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践行大食物观和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要求,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该意见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养殖业的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强调了饲料粮节约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畜禽水产品供应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到2030年实现养殖生产效率明显提高、饲料消耗量显著下降的目标。文件还详细列出了提效节粮、开源节粮、优化结构的具体措施,以及强化科技支撑和工作保障的策略。

韩国公布非洲猪瘟备选疫苗 ASFV-MEC-01

近日,韩国公布了其研发的非洲猪瘟备选疫苗——ASFV-MEC-01。该疫苗在实验室条件下显示出良好的免疫效果,但还需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一进展为全球抗击非洲猪瘟提供了希望,但仍需加强现有防控措施以确保生猪产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农业农村部发布指导意见,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与乡村生态振兴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旨在推进农业资源集约利用、投入品减量增效、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资源环境保障。文件明确了10项重点任务和多项保障措施,涵盖耕地保护、农业节水、投入品减量、畜禽粪肥还田、秸秆利用、农村废弃物处理、流域生态保护等方面,确保各项措施有效实施。

2月下旬国内猪价筑底回升:二育积极性与市场供需变化支撑

本文分析了2月下旬国内猪价走势偏强的原因,包括二育入场积极性回升、消费需求逐步改善以及养殖端出栏节奏变化等。尽管存在阶段性支撑因素,但猪肉购销冷清和饲料成本上升使得未来猪价上涨面临不确定性。文章还探讨了二次育肥现象对市场的影响及养殖端需关注的潜在风险。

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第六版)

为科学精准处置非洲猪瘟疫情,强化常态化防控,农业农村部制定了《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第六版)》。该方案详细规定了疫情报告与确认、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处置措施、监测阳性和检测阳性的处理、善后处理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旨在有效保障猪肉产品供给,维护养猪业稳定健康发展。

生猪价格反弹:二次育肥是否值得入场?

近期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持续上涨,春节后猪价表现超出预期,主要得益于标肥价差的扩大和二次育肥的支撑。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二育是否值得入场,并探讨了标猪和肥猪价格差距大的原因。建议养殖户关注市场动态,谨慎决策,合理安排养殖计划以降低风险。

湘沙猪配套系成功培育:湖南省地方优良猪种的保护与创新

2020年12月3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381号公告,宣布包括湘沙猪在内的25个畜禽和蚕新品种通过审定。湘沙猪由湘潭市家畜育种站等单位联合培育,基于沙子岭猪,并结合现代育种技术,形成了生产性能稳定的配套系。文章介绍了湘沙猪的培育背景、特点及其对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意义,以及吴买生研究员在沙子岭猪保种工作中的贡献。

春节后猪价反弹,市场供需变化引发新一轮波动

春节过后,国内猪价经历了一波短暂的下跌,随后出现意外反弹。主要原因是节后消费需求低谷和集团猪企出栏量激增导致的短期压力,但进入2月中旬后,由于市场购销情绪变化、肥猪供应减少及拉尼娜气候的影响,猪价逐渐转强。此外,养殖端利润下降、卖猪意愿减弱以及餐饮需求恢复也支撑了猪价上涨。然而,随着饲料价格上涨和母猪存栏变化,此轮猪价上涨的空间和持续时间可能有限,未来不排除再次转弱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