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配种妊娠期弱仔形成的原因分析

本文详细分析了弱仔猪在配种妊娠期、分娩哺乳期和断奶保育期三个阶段的形成原因,涵盖药物使用、饲养管理、母猪胎龄结构、疾病感染及哺乳与保育期管理不当等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帮助养殖户减少弱仔发生率,提升猪场整体效益。

如何评估产房腹泻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本文系统分析产房仔猪腹泻的常见病因,包括病原感染、环境应激与母源抗体不足等因素,介绍科学的临床评估方法、腹泻控制效果分级标准及关键统计指标(如腹泻率、窝数比例、断奶重、死亡率等),并结合实验室抗原与抗体检测,为养猪场提供精准防控与管理优化依据,提升仔猪成活率与养殖效益。

别让难产拖垮母猪和仔猪!5 大判断信号 + 5 步基础处理 + 完整助产流程,收藏备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母猪难产的判断信号、处理方法及科学助产程序,包括常见难产原因如产力不足、产道狭窄和胎儿过大,提供异常胎位(如臀位、折叠位、双胎卡产等)的纠正技巧与操作要点,并强调助产过程中的卫生、手法与后续消炎管理,帮助养猪户有效降低死胎率,保障母猪健康。

母猪配种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母猪配种前需注意两点:一是准确把握发情配种时间,通常在发情后21~45小时内进行,结合静立反应和黏液状态判断最佳时机;二是确保公猪精液品质,包括精液量、色泽、气味、精子活力(≥70%)和密度(每毫升≥1亿),畸形率超过20%视为劣质。科学配种可有效提升受精率与产仔数。

断奶猪腹泻的原因分析及防控策略

本文深入分析断奶仔猪腹泻的常见原因,包括生理特点、环境管理、营养因素及病原感染等,并提供切实可行的防控策略,如优化环控、合理饲喂、药物保健和全进全出管理,帮助猪场有效降低腹泻发生率,减少经济损失,提升养殖效益。

饲料粒度如何诱发并推动猪胃溃疡的病理形成机制

本文深入解析饲料粒度过细如何通过破坏胃内pH梯度、引发上皮增生、副角化症、糜烂至溃疡形成的五个阶段,导致猪胃溃疡的病理机制。结合国外多项研究,阐明细颗粒饲料(<600μm)与胃黏膜损伤的关联,强调优化饲料粒度(>700μm)是预防该病的关键营养干预措施,帮助养殖户提升猪群健康与生产效益。

规模猪场定义:标准迭代与时代适配

本文梳理了中国规模猪场界定标准的演进历程,从GB/T 17824.1-1999到2025年即将实施的《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办法》,分析了以基础母猪存栏量和年出栏量为核心的双重标准变迁,揭示了养猪业从散养向集约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路径。

猪只不同的行为都释放了哪些信号?

本文详细介绍了新生仔猪健康与母猪泌乳状况的关联,包括泌乳充足与不足的判断信号、常见疾病如球虫病和脂溢性皮炎的识别与防控措施,并列出分娩舍检查母猪的10个关键要点。同时分析了母猪胎次对产仔质量的影响、育肥猪异常生长的提示意义以及公猪行为变化所传递的管理信号,强调通过细致观察猪群行为与生理表现,提升养殖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