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类饲料因淀粉的支链和直链组成及结构不同其消化特性也不同。奶牛的淀粉消化利用率受淀粉来源、加工方式、日粮组成等因素影响,淀粉类饲料经加工可改变其在消化道的消化部位和消化率。
因奶牛消化淀粉的部位不同,评估淀粉消化率的指标通常使用瘤胃降解率、肠道消化率及总消化道消化率。淀粉的瘤胃降解率受淀粉可溶性的影响,大麦和小麦的可溶性淀粉含量约65%,而玉米的可溶性淀粉含量约30%,其瘤胃消化率比大麦和小麦低。但不同淀粉饲料的全消化道消化率比较接近,小麦、大麦、燕麦、木薯的淀粉在瘤胃中的降解率较高且大致相近,约87%,玉米和高粱的淀粉在瘤胃中的降解率分别为68%和49%。瘤胃有效降解率顺序为燕麦>小麦>大麦>荞麦>玉米,分别为78.9%、75.4%、69.8%、61.6%、60.0%。
大麦和小麦的总肠道消化率高于玉米和高粱,且经蒸汽压片或湿碾压处理后消化率变化幅度低于玉米和高粱。育肥牛使用蒸汽压片玉米的总肠道消化率高于泌乳牛,可达到99%。此外,压片玉米的密度会影响使用效果,使用360g/L密度的压片玉米可提高产奶量,而使用较低密度的蒸汽压片玉米(260~280g/L)则会降低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
为适应产后的高精料日粮,围产期奶牛淀粉类饲料的过渡也尤其重要,淀粉浓度可以达到19%。围产期增加精料使用量,可促进瘤胃的乳头长度和吸收面积,促进降解淀粉的菌群和利用乳酸的菌群的生长,是预防产后瘤胃酸中毒的重要工作之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