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粕营养丰富,干物质含量比豆粕、玉米高5%;粗蛋白质含量比玉米高10%,比豆粕低20%;粗脂肪比豆粕和玉米都高,是天然的植物脂肪,在小肠吸收率高;纤维素比玉米和豆粕都高,不适合单胃动物,但适合反刍动物消化食用。

豆粕、玉米和棕榈粕的营养水平(饲料基础)


棕榈粕中蛋白质含量并不低,日常饲料中可替代豆粕和部分玉米,通过各种饲料原料科学配比,达到营养平衡,满足动物每天生长发育的营养所需。棕榈粕脂肪、蛋白含量较高,在具体使用中可归为能量饲料,脂肪在小肠90%的会被动物吸收,是极佳的油脂来源,并含有适于瘤胃消化的纤维,可以改善肉牛品质。

棕榈粕是属于自然产品,纯天然无添加,非转基因,无霉性和副作用,含有丰富的磷、铜、锌、锰等矿物质。棕榈粕有较高的纤维素,粗纤维含量高达18%,具有中等的消化能和代谢能;有巧克力味,导致适口性差,动物不喜欢吃,以至于在使用量上受到影响,营养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特别是棕榈粕中含有较高的抗营养因子。棕榈粕的非淀粉多糖含量达50%,而非淀粉多糖中甘露聚糖的占比高达60%,甘露聚糖会引起动物肠道出现应激反应和代谢功能出现障碍等问题,干扰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产生,从而降低糖代谢,降低葡萄糖在肠道中的吸收率,导致动物的消化率降低。其他不良作用还包括降低粗蛋白消化率、脂肪及氨基酸的吸收,降低水的吸收,从而导致粪便含水量增高,出现腹泻或拉稀,采食量下降等症状。

棕榈粕经过发酵后可以弥补棕榈粕在动物营养吸收上的弊端和配料比例上受到的限制,发酵后棕榈粕的干物质消化率及消化能值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适口性改善,替代比例得以提升,实际饲喂中可以替代部分豆粕和玉米,价值提升约75%,降低成本立竿见影,经济效益显著。棕榈粕发酵处理后,降低了非淀粉多糖的含量,特别是非淀粉多糖的发酵可以产生大量的功能性低聚糖。寡糖通过与致病菌预结合,阻断致病菌菌毛与肠上皮受体之间的黏附,从而阻止致病菌在肠道定植,消除致病菌的致病作用。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刺激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不给致病菌提供营养,使其饥饿无法生存;对霉菌毒素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可大大降低霉菌毒素在饲料中的免疫抑制和毒性作用,显著提高动物免疫力。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