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生猪市场供需格局变化推动价格波动 四季度有望止跌回升

2025年前三季度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下行,受出栏量增加、消费复苏乏力等因素影响,行业普遍亏损。尽管南方腊肉季将带动需求回升,叠加进口减少与供给节奏放缓,预计四季度中后期猪价有望止跌企稳,整体呈现窄幅波动态势。本文深入分析生产、消费、成本、进出口及国际价格走势,展望未来市场趋势。

台湾首现非洲猪瘟阳性案例 全面禁运禁宰15天并启动溯源机制

台湾首次出现非洲猪瘟阳性案例,当局启动为期15天的紧急防控措施,包括禁止猪只运输与屠宰、暂停厨余喂养,并开展病毒基因溯源。行政机构强调科学防疫,引用WOAH标准说明高温处理厨余可安全再利用。目前关联40家牧场检测均为阴性,疫情暂控。政府呼吁养殖业加强生物安全,共同守护养猪产业。

农业农村部批准多项新饲料及添加剂并修订相关目录

农业农村部批准解脂耶氏酵母蛋白为新饲料,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异绿原酸钠、甜菜碱磷酸盐为新饲料添加剂,并扩大L–硒代蛋氨酸和红法夫酵母的适用范围。同时更新D–泛酸钙生产工艺,增补甘草提取物至添加剂目录,修订酿酒酵母培养物定义。监测期至2030年6月,推动饲料行业标准化、绿色化发展。

双胞胎集团加速全球布局:从埃及到东南亚的国际化征程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双胞胎集团加速全球化布局,以埃及为战略支点,拓展非洲与东南亚市场,建设多个饲料及养殖项目,构建覆盖全球的生产与供应链网络。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储备和跨国合作,集团实现从产品输出到能力输出的战略升级,2024年营收超千亿元,稳步迈向世界级农牧企业目标。

大豆供应困局:进口依赖与全球变局下的粮食安全挑战

2023年四季度,中国大豆进口形势由乐观转为严峻。受巴西大豆价格大幅溢价影响,采购放缓甚至暂停,叠加中美贸易紧张导致美豆采购未恢复,市场对未来供应产生担忧。尽管巴西产量创纪录,但高价格削弱其竞争力,而美国大豆因低价重获优势。中国或考虑动用储备应对风险,凸显大豆进口依赖度高、来源集中等结构性问题,粮食安全与供应链多元化迫在眉睫。

10月生猪价格反弹背后的供需博弈与后市展望

2023年10月国内生猪市场呈现先抑后扬走势,受二次育肥入场、大猪需求回暖及压栏情绪推动,猪价回升至12.4元/公斤。然而,能繁母猪产能恢复、新生仔猪增长及企业出栏滞后将导致四季度供应趋松,叠加节前集中出栏压力,市场波动风险上升。建议养殖户顺势出栏、避免过度压栏,科学控制出栏体重与节奏,防范年后价格下行风险。

中兽药饲料添加剂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潜力与未来发展

中兽药饲料添加剂凭借天然成分、低残留和多靶点调控优势,正成为生猪养殖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技术。本文深入解析中兽药在提升免疫力、防控疫病、改善生长性能及替代抗生素方面的应用价值,探讨其质量控制、成本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展现其在保障食品安全与推动可持续畜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母猪难产的科学应对策略与助产技巧

本文详细解析现代规模化猪场中母猪难产的六种常见情况及科学助产措施,涵盖产道探查、无菌操作、缩宫素合理使用、初乳喂养与器械助产等关键技术,强调遵循自然分娩规律与精细化管理,旨在提升母猪繁殖性能与仔猪成活率。

猪蓝眼病的全面解析:症状、诊断与防控措施

猪蓝眼病(猪副黏病毒性脑炎)是由BEPV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病毒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症状、角膜混浊及繁殖障碍。本文详述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防控措施与生物安全管理策略,强调无特效治疗下预防的关键作用,助力猪场有效控制疫情。

饲料行业加速洗牌:海大与汇海并购背后的战略布局与集中度提升趋势

近期,中国饲料行业加速整合,海大集团与汇海集团相继完成对珠海德海和江苏红膏饲料的并购,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文章分析了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产能扩张、优化布局的战略动向,解读政策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的结构性变革,并展望2027年行业集中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