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价格行情

生猪 11.71

较昨日上涨 +0.03

玉米 2227

较昨日上涨 +1.00

豆粕 3080

较昨日下降 -5.00

下载猪博士,订阅当地每日最新价格行情 订阅

地区 价格 比昨日 地区 价格 比昨日
华东 上海 11.91 0.09 华南 广东 12.16 -0.01
山东 11.82 0.04 广西 11.13 0.05
安徽 11.78 0.06 海南 14.38 0.01
浙江 12.00 0.08 西南 重庆 11.22 -0.11
江苏 11.91 0.11 四川 11.39 0.01
福建 12.48 0.13 云南 11.41 0.01
华中 江西 11.57 0.08 贵州 11.00 -0.01
湖北 11.50 0.07 东北 黑龙江 11.78 0.07
河南 11.81 0.09 吉林 11.56 0.05
湖南 11.50 0.06 辽宁 11.62 0.03
华北 北京 11.83 0.04 西北 陕西 11.61 0.20
天津 11.83 0.04 甘肃 11.69 0.08
山西 11.55 0.12 青海 11.72 0.02
河北 11.78 0.07 宁夏 11.70 0.05

推荐     行情     动态     企业     技术     付费阅读    

【仔猪行情】下跌又反弹?近日仔猪价格多变的因素有哪些?

年后仔猪价格经历了涨跌波动,目前7公 斤断奶仔猪价格稳中偏强。价格止跌反弹主要受毛猪价格反弹、集团场外购增加产能和部分社会场补栏信心支撑。后市分析指出,虽然产能处于黄色区域,但官方预期二季度末养殖企业有望扭亏,加之社会场空栏率高、集团场采购稳定,提供价格支撑。随着季节性因素影响,5-6月猪价预计稳中偏强,但二育出栏可能影响后期回升空间。本文由Mysteel农产品解读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

一季度仔猪均价466.6元/头,利润可观!二季度能否再涨?

2023年国内生猪价格在低位调整,仔猪市场在一季度出现反弹,补栏积极性提升带动仔猪盈利。尽管市场难破14元低价和16元高价,但猪价僵持和政策预期支撑二季度可能扭亏。后备母猪市场因产能过剩难有明显利好,二元母猪价格波动有限。整体上看,仔猪价格难降也难创新高,下半年或将受生长周期和天气影响而调整。

反转!走红!明日猪价最新参考

该篇文章提供了2021年4月30日全国猪价的参考数据,来源于养殖畜牧平台,内容摘自互联网,主要关注西南地区的价格动态。文章强调了信息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删除请留言。

放羊并不是说时间越长越好!

分享个人在农区放羊的经历,包括下午放羊四小时的好处(处理杂事和羊饥饿快速采食)和缺点(影响消化)。新买羊后调整为一天两次放牧,上午半饱和下午饱食,发现这样对羊更合适,草好时建议两次放牧,避开露水和高温时间,草不好时延长放牧并考虑喂食,以确保羊的健康和草料有效利用。

常见羊病治疗方法大全!(一)

该文章内容涉及羔羊的各种健康问题,包括呼吸困难、产后分泌物、冻僵处理、母羊异常症状、胀气、排便问题、小羊咳嗽、口蹄疫预防、羊羔疾病治疗、怀孕母羊护理、站立问题、公羊疾病、营养不良、消化问题、脑毛虫感染及死亡原因分析等,并给出了相应的治疗建议。

常见羊病治疗方法大全!(二)

该内容涉及对羊的各种健康问题的诊断与治疗,包括消炎抗感染、肚子痛的处理、咳嗽和支气管肺炎、分娩并发症、怀孕羊的护理、消化问题、寄生虫、骨折伤口处理、孕期疾病、羊痘预防和治疗等,同时提供了不同体重羊的药物剂量建议。

04月29日全国生猪价格走势

2022年4月29日,正大猪博士app发布的猪价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猪价总体波动,不同区域和类型的猪肉价格有所涨跌。全国平均价为14.65元/公斤,与昨日相比微降0.04元,上周则上涨0.19元。具体到各地区,涨幅和跌幅各异,建议查看正大猪博士获取详细猪价信息。

临近五一,猪价诡异“跳水”,市场又懵了,殊不知节后猪价更揪心

自去年10月猪价下跌以来,经历4月的底部磨底和上涨后,在临近五一期间,猪价出现诡异的下跌,屠企报价降至14.5元/公斤。市场分析认为,猪价下跌可能因情绪变化、养殖端惜售减弱、终端消费不足和屠宰场收猪难度降低等因素。尽管节前猪价受节日利好可能止跌,但节后消费下滑、生猪出栏压力增大将使猪价更令人担忧,存在二次触底的风险。

猪价“报复性”下跌!4月28日调价后生猪、汽柴油价格,联袂下降

4月尾声,猪价经历短暂上涨后回归基本面,出现‘报复性’下跌,受市场供需和养殖端情绪影响。同时,成品油价格迎来年内第九次调价,为第四次下跌,反映了国际油价波动和经济预期对国内油价的影响。整体来看,猪价和油价双双下降,市场预期二季度猪价将维持底部震荡,下半年随着成本降低和需求改善,猪价有望回升。对于此次价格变动,公众和行业人士各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