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是种族繁衍的关键环节,接产的核心原则是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只在必要时给予适当帮助。母猪和胎儿本身具备完成分娩的能力,过多或不恰当的干预反而可能干扰正常分娩机制,甚至导致仔猪伤残、死亡,引发产后缺乳、感染等问题。

以下是分娩接产的四个关键步骤:

一、阴门处接产

母猪出现努责时,需密切关注。通常在几次努责后,几分钟到一刻钟内便会产出仔猪。接产人员应迅速用手托住胎儿,尽量避免其直接落地。如果胎膜已破,需立即清理仔猪口鼻处的黏液;若仔猪仍被胎膜包裹,应马上撕开胎膜,确保其能自主呼吸。产后应在母猪外阴部涂抹接生粉,以抑制细菌繁殖,减少感染风险。

二、脐带处理

猪的脐带较长,其中常滞留约2~3毫升脐血,富含造血干细胞。接产时应将仔猪半仰卧放置,右手轻握脐带远端,左手由远及近向脐眼方向推挤,使脐血回流至仔猪体内。一头新生仔猪全身血液约80毫升,这几毫升富含干细胞的脐血对其至关重要,因此需反复操作,直至脐动脉停止搏动。滞留在脐带中的脐血易成为细菌培养基,必须彻底挤回。

三、断脐操作

首先在距脐根10厘米处握紧脐带,将其中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随后在离肚脐4~5厘米处用消毒线结扎并剪断,断口用碘酒消毒,最好再用胶布将脐带固定于腹部下方。如发现脐周红肿,说明已发生感染,需及时治疗。

四、体表干燥

断脐后,立即用接生粉擦干仔猪体表,促进皮肤干燥,并拍落多余粉末,随后将其放入保温箱。接生粉能促进脐带愈合脱落,减少体能消耗,防止细菌感染。

分娩结束后,应及时清理产房,更换垫草。仔猪出生后应放入保温箱保暖,出生30分钟内协助其吸吮初乳。出生12~24小时后,需用消毒器械剪除犬齿(平齐牙根)和断尾(距尾根1/3处),断尾后涂抹接生粉可止血并促进愈合。接生粉还可用于干燥产床和保育床,保障生产环境安全卫生。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