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人若反常必有刀。我们先来看组肽聚糖“反常”的数据:

数据说明:

1.试验时间:

对照组2022.11.4-2023.4.17共165天,试验组2022.11.4-2023.3.27共144天

2.试验地点:广东

3.试验设计:均为三元杂品种;饲喂相同饲料,对照组饲喂“免疫太”,试验组添加肽聚糖;

4.试验结果:试验组猪只健康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精神、毛色、活力等);达到相同体重(约130kg)试验组比对照组少用21天(190-169);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高111g(851-740);试验组料肉比比对照组低0.32(2.60-2.28);试验组成活率比对照组高3.1%(98.5%-95.4%);试验组弱仔率比对照组低3.5%(4.8%-1.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添加肽聚糖料肉比降低0.86!料肉比低至2.28!提前21天出栏!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反不反常? 肽聚糖之所以“能”,之所以“反常”,肽聚糖的“妖”、“刀”在哪里?本文就这个问题,尝试解开肽聚糖的“妖”、“刀”之秘诀。

第一把刀:具有广谱抗菌功能

我们已经知道,铁离子(Fe3+)几乎是所有细菌生长所必需的物质,是细菌生物氧化酶所必需的(Jahani S, et al. 2015)。而肽聚糖能够夺取细菌生长所需的Fe3+。这种抗菌的方式,我们称为“铁剥夺”。图示如下:

我们还知道,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生物膜,胞外分子可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进入细胞。通常,水分子,气体分子如C0,脂溶性分子如甘油、维生素,有机小分子如乙醇、尿素等均通过自由扩散以渗透的方式进入细胞。而肽聚糖的功能性成分--牛乳铁蛋白肽可以在靶细胞膜上打洞,暴力加大膜通透性,它属于膜攻击复合物/穿孔素,导致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灾变性地改变,完全失去选择透过性,引发靶细胞渗透性溶解,大概率导致靶细胞死亡,可粘附于细菌细胞膜上通过改变膜的通透性而使细菌死亡,肽聚糖的这种抗菌方式,我们称之为“膜渗透”。肽聚糖的抗菌作用有多强,在平板培养基上与阿莫西林的对比抑菌试验可以说明。

如图所示,1、2、3分别为阿莫西林原粉稀释400倍、300倍和200倍;4、5为牛乳铁蛋白肽稀释300倍和200倍,接种大肠杆菌,然后观察它们的抑菌圈大小以判断抑杀大肠杆菌效果。观察得知,牛乳铁蛋白肽稀释300倍抑菌圈>阿莫西林稀释400倍,牛乳铁蛋白肽稀释200倍抑菌圈>阿莫西林稀释300倍。与抗生素比较,肽聚糖的抗菌优势在于,一方面没有耐药性,更重要的是,对机体没有副作用,试验发现(如图所示),金霉素添加对肠绒毛损伤很大,而肽聚糖添加肠绒毛结构完整。

肽聚糖组肠绒毛结构完整

金霉素组肠绒毛损坏严重

第二把刀:具有广谱抗病毒功能

牛乳铁蛋白肽抗病毒作用机制主要包括:

(1)直接与病毒结合通过直接与病毒或病毒粒子结合,抑制病毒吸附和入侵靶细胞。

(2)阻断病毒与靶细胞结合与靶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结合,阻断病毒和靶细胞结合,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

(3)抑制病毒复制通过抑制病毒感染细胞后的病毒复制,发挥抗病毒作用。

(4)堤坝理论通过调节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炎症反应和上调机体免疫系统,通过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 cell)的细胞毒作用提高机体抗病毒反应,间接达到抗病毒目的。

第三把刀:具有广泛的抗炎作用

炎症本身是有益的,它其实是机体对侵害的一个防御的过程。如果机体不再出现炎症,就意味着失去了免疫力,像艾滋病人一样无法对抗外来的细菌、病毒,从而可能出现感染,甚至死亡。炎症之火,该攻不攻,则会出现免疫缺陷;该退不退,则会出现慢性低度炎症。 慢性低度炎症,是指机体在特定免疫原的长期、低剂量刺激下,呈现的一种非特异性的、可持续存在的低度炎症状态,可由局部扩展到全身多个器官,亦称为慢性系统性低度炎症(Chronic systemic low-grade inflammation),慢性低度炎症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病症的始作俑者,是猪群亚健康、生长速率减慢、料肉比升高的“隐形杀手”。肽聚糖的抗炎作用,主要是对低度慢性炎症。一方面,与致病菌或宿主细胞表面糖蛋白和特定受体结合,参与抗炎症反应。一方面,与铁离子结合,干扰生物反应和信号传导,发挥抗炎症作用。Niewold(2007)最近提出,抗菌素对动物的预期生长促进剂作用实际上是由抗炎机制介导的。而肽聚糖作为非抗菌素的抗炎作用,则更具有常态添加的实际意义。

第四把刀:具有广泛的抗氧化作用

有新陈代谢,就有氧化作用,但过多的氧化作用,就会导致氧化应激,就会导致免疫系统频繁启动,进而就会导致免疫应激。据John Gadd观察到的应激对养殖利润的影响,生长育肥猪的氧化应激会导致饲料转化率 (FCR)降低 0.15,7~100kg的日增重降低30g,每吨饲料长肉MTF减少19kg,管理费用升高3%。我们已经知道,肠道内只要有微量的铁离子存在,它就可以作为脂质氧化和氧自由基产生的催化剂。肽聚糖的功能成分牛乳铁蛋白肽能结合铁离子,可以抑制脂质氧化,阻断氧自由基的产生。实验证实:在pH值为7.4的NaCl溶液中,饱和度低于20%的牛乳铁蛋白,能够抑制牛脑磷脂脂质体的磷脂过氧化反应。有趣的是,我们还发现:如果牛乳铁蛋白的铁含量低, 将更有效的阻止羟基自由基的生产 (•OH ); 如果牛乳铁蛋白的铁饱和度低,将更有效的阻止羟基自由基的生产 (•OH ); 如果牛乳铁蛋白含量高,将更有效的阻止羟基自由基的生产 (•OH ); 因此, 低铁含量、低铁饱和度和高含量的牛乳铁蛋白将更有效的阻止羟基自由基的生产 (•OH )。这也是同类产品的差异化所在。

第五把刀: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

肽聚糖的功能成分牛乳铁蛋白肽可促进其他免疫因子产生,如IgM免疫球蛋白、T-淋巴球及B-淋巴球细胞,促进中性白细胞或巨噬细胞的杀菌作用和吞噬作用。 有人做过一个试验,可以很好的印证肽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如图所示,将300条小金鱼,分别放在3个鱼缸中,第一个鱼缸喂3天肽聚糖,第二个鱼缸喂14天肽聚糖,第三个鱼缸没有喂肽聚糖。然后再和患白斑病的金鱼一起用普通饵料饲喂10天。结果发现,饲喂了3天肽聚糖的鱼缸金鱼,成活率为60%,饲喂了14天肽聚糖的鱼缸金鱼成活率为80%,而没有喂肽聚糖鱼缸的金鱼,成活率只有20%。这个试验说明,肽聚糖对于动物抗病能力的提升,效果十分显著。

第六把刀:具有优化营养分配作用

我们养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前提是将饲喂的饲料更多的用于长肉、产奶、产仔。肽聚糖的作用就是能够优化营养分配模式,使更多的饲料营养分配到产肉上面。试验发现,育肥猪使用肽聚糖后,用于适应环境、抵抗疾病的营养更少了;未吸收的营养更少了。

第七把刀:具有促进铁质吸收转运作用

动物体内的运铁蛋白在胃内极酸性条件下不具有运送铁的作用,这时只有乳铁蛋白能在动物肠道中运载铁离子,当乳铁蛋白运送到达肠道中,与肠道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再由这些受体运载铁进入细胞内部。进而提高肠道细胞对铁离子的吸收。

其作用机理和生产调控作用,进一步图示如下:

以上展示的肽聚糖之所以能的六把刀,笔者用一个总图说明,可以看得更明白,更清晰。

下面,我们进一步讨论,肽聚糖为什么有了这六把“刀”,就能有显著的生产调控作用,就能大幅降低料肉比,大幅提高日增重,大幅提升成活率,大幅缩短出栏时间。笔者认为,我国猪品种的遗传潜力足够我们实现7元完全造肉成本,换句话说,猪场只要把你猪舍的猪养好,就足可以实现7元完全造肉成本。

猪的生长遗传潜力有多大?日增重可达1500g,料肉比可达1.6。但有几个猪场可以做到育肥期生长速度1100g、900g?甚至日增重800g的,又有几个猪场可以达到?健康度对造肉成本的影响:

疾病影响基因潜能表达:

基因潜能:

所以笔者认为,实现7元完全造肉成本,缺的不是遗传潜力,缺的是健康度、是抗氧化、是抗炎、是采食量、是代谢效率、是营养最优分配。 健康问题掩盖了生长潜力、健康曲线就是生长曲线、健康曲线就是料比曲线。

本期小结

肽聚糖之所以能实现育肥效率四大指标的提升,从而赋能实现7元完全造肉成本,是因为肽聚糖具有以上七把刀,通过健康度提升,氧化应激最小,炎症水平最低,采食量增加,代谢效率增强,营养分配最优达成高效的生产调控目标,为最终完成7元完全造肉成本赋能助力。

【版权说明】来自:PSY应用研究院、作者 | 朱中平  编辑 | 阿欣   审核 | 谭辉等。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