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夏季猪腿瘸不敢站立的原因很多,轻松鉴别好治疗!

本文来自‘猪病通’平台,详细分析了上周猪场主要流行疾病,包括细菌性疾病如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和葡萄球菌病,以及病毒性疾病如猪圆环病毒病、猪瘟、蓝耳病等。同时指出附红细胞体病和疥螨也较为普遍。文章提醒养殖户注意夏季母猪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并重点解析了导致猪腿瘸、不敢站立的四大常见病因: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丹毒和口蹄疫。每种疾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要点及防治方案均有详细说明,旨在帮助养猪户科学诊断与精准用药,减少经济损失。

肉羊各阶断育肥技术要点

本文详细介绍了肉羊育肥全过程的饲养管理技术,分为前期(适应期0-25天)、中期(25-80天)和后期(80-120天)三个阶段。内容涵盖防疫程序(如小反刍兽疫疫苗、羊口疮疫苗、肠毒血症三联苗、口蹄疫疫苗)、驱虫与健胃安排、饲料配比(精粗比分别为50:50、60:40、70:30)、每日饲喂量调整、剪毛与抗应激措施,以及常见疾病防控(如瘤胃积食、酸中毒、蹄病、尿结石)。同时提供肉羊出栏建议,帮助养殖户提高育肥效率与经济效益。

炎热夏季这四种猪病要特别注意!

本文介绍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的四种猪病:猪弓形虫病、猪丹毒、猪链球菌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帮助养殖户有效应对炎热季节的猪病威胁。

猪“呕吐和瘦弱症”的病因、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

本文详细介绍猪‘呕吐和瘦弱症’的病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该病由红细胞凝集性冠状病毒引起,主要影响哺乳期仔猪,表现为胃肠炎型或脑炎型,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利用母源抗体保护等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猪场损失。

长期吸入猪场粉尘对肠道健康构成显著风险

根据《应用毒理学杂志》最新研究,吸入猪场粉尘可能对动物农业工作者的肠道健康构成显著风险。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Declan McCole教授团队发现,猪场粉尘不仅引发呼吸道炎症,还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增加肠道渗透性(肠漏症),并减少有益菌群和关键代谢物水平,与炎症性肠病、乳糜泻及1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相关。研究通过小鼠模型证实吸入粉尘对肠道屏障功能、免疫调节和能量代谢的负面影响。呼吁改善农业工作环境以保护工人健康。

育肥猪生长缓慢,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本文详细分析了育肥猪生长缓慢带来的三大弊端:增加疫病与死亡风险、提高养殖成本、加大市场行情把控难度;同时深入解析了导致育肥猪生长缓慢的七大原因,包括母猪亚健康、断奶护理不力、保育期管理不当、霉菌毒素影响、饲料营养不足、免疫抑制性疾病以及环境因素等,帮助养殖户科学防控,提升养殖效益。

猪流感病原学、临床特征与防控措施的研究

本文系统综述了猪流感(Swine Influenza, SI)的病原学特征、临床表现及防控策略。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SIV)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可感染猪并传播给人类。文章详细介绍了病毒结构、分型、流行病学特征、致病机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并强调了其作为人畜共患病对公共卫生和畜牧业的双重威胁。通过加强免疫接种、生物安全措施与饲养管理,可有效降低猪流感带来的经济损失与健康风险。

科学防控猪群口蹄疫:筑牢养殖安全防线

本文详细介绍了科学防控猪群口蹄疫的关键措施,包括强化生物安全管理、科学免疫接种、提升猪群抵抗力及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等内容,帮助养殖户构建全方位的防疫体系,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

规模猪场高温热应激的解决方案

本文深入分析夏季高温环境下猪场面临的热应激问题,涵盖热应激的识别、成因与危害,并从环境控制、营养调控、饲养管理等多个维度,系统性提供应对热应激的综合解决方案。特别针对中小规模猪场,推荐低成本实用技术,如湿帘风机降温、喷雾/滴水系统、遮阳隔热措施、饲料营养优化等,帮助养殖户有效缓解高温对猪只健康与生产性能的影响,提升经济效益。

育肥猪腹泻“三招拆解法”:从饲料到药方,照着做降本90%

本文基于2024-2025年最新研究数据,全面解析育肥猪腹泻的三大成因(营养性、病原性、环境性),并提供从诊断到分级处置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内容涵盖饲料品质、肠道健康、病原检测、环境控制及治疗方案,助力养殖场降低年均28亿元的经济损失,提升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