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咱们养殖户来说,猪就是“移动的钱袋子”。想让猪长得快、少生病、卖上好价钱,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把每个养殖环节落到实处。今天就从“吃、防、管”三个核心点,给大家分享实打实的养殖技巧,新手能避坑,老手能提效。

一、“吃”对料:不浪费、长肉快,成本降一半

猪长得好不好,饲料是关键,但绝不是“喂得越多越好”。很多养殖户觉得多喂料猪长得快,结果饲料浪费多、猪还容易消化不良,反而增加成本。

正确的做法是“按需投喂”:小猪阶段(30斤以内)重点补蛋白,用全价配合料,每天喂4-5次,每次吃到八成饱;中猪阶段(30-100斤)侧重能量,搭配玉米、豆粕的同时,可加少量青饲料,减少便秘;大猪阶段(100斤以上)控制饲料总量,每天喂2-3次,避免猪长“油”不长“肉”。

另外,一定要注意饲料新鲜度,夏天避免饲料受潮发霉,冬天别喂结冰的饲料,不然猪吃了容易拉肚,治病的钱可比省的饲料钱贵多了。

二、“防”好病:别等猪生病再治,提前预防更省钱

养猪最怕的就是生病,一旦出现疫情,不仅猪可能伤亡,还会影响整个猪场。咱们养殖户要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

首先是“环境防”:猪舍要做到“冬暖夏凉、干燥通风”。夏天及时开风扇、装水帘,避免猪热应激;冬天关好门窗,但每天要通风1-2次,减少氨气浓度,降低呼吸道疾病风险。其次是“疫苗防”:按照当地兽医的建议,按时给猪打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等疫苗,打疫苗前后别给猪用抗生素,不然疫苗白打。最后是“日常防”:进出猪场要换衣换鞋、消毒,别让外人随便进猪舍;发现有猪精神差、不吃食,先隔离,再找兽医诊断,别自己乱用药。

三、“管”到位:细节决定收益,别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很多养殖户觉得“养猪就是喂饱就行”,其实细节管理能让收益差出一大截。比如记录猪的生长情况:给每批猪建个“档案”,记上出生日期、疫苗时间、喂料量,这样能清楚知道猪多久能出栏,哪个阶段长得慢,及时调整方法。

再比如适时出栏:育肥猪一般长到220-250斤出栏最合适,超过这个重量,猪吃料多但长肉慢,料肉比上升,反而不划算。另外,卖猪时别只看一家收购商的价格,多联系2-3家,对比一下,选个行情好的时候出手,多卖的钱就是纯利润。

养好猪没有捷径,但找对方法就能少走弯路。希望这些技巧能帮到大家,让咱们的猪场年年都有好收成!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殖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