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养殖户朋友说,明明饲料、疫苗都没省,鸡群却总出小问题,要么零星掉蛋,要么个别鸡精神萎靡。其实秋冬养鸡,真正的威胁不是大疫情,而是那些被忽略的“隐形漏洞”,做好这3件事,比花钱买药更管用。

首先得盯紧“温差”这个老对手。鸡的呼吸道黏膜特别娇贵,白天通风开窗、晚上关窗保温,一冷一热温差超过5℃,就容易引发呼吸道问题。建议在鸡舍中部挂个温湿度计,早晚各看3次,比如中午开窗时,先把南侧窗户开10厘米,半小时后再开北侧,让鸡群慢慢适应,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鸡身上。

其次要算好“密度账”。很多朋友觉得秋冬冷,多养几只还能互相取暖,其实密度太高反而麻烦。15-20日龄的雏鸡,每平方米最多养25只;成年蛋鸡每平方米超5只,就容易出现抢食、啄肛,还会让舍内氨气浓度飙升。可以在鸡舍角落放个小碟子,倒点白醋,既能中和氨气,又不会刺激鸡群,成本低还好用。

最后别漏了“营养补位”。秋冬鸡群要抵抗寒冷,能量消耗比夏天多15%,光喂基础饲料不够。可以在傍晚的饲料里加2%的玉米粉,补充能量;每周喂2次切碎的胡萝卜,补充维生素A,增强黏膜抵抗力。记住,别等鸡群出现掉蛋、拉稀再补救,提前10天调整营养,能少走很多弯路。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殖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