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生猪市场价格走势扑朔迷离,引发行业内外高度关注。自从年初开始,市场就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局面,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价格波动难以捉摸。进入6月之后,随着端午节小长假的结束,生猪市场的寒意变得更加浓重,仿佛预示着未来几个月的市场将会更加艰难和不确定。后市行情如何?
今日猪价行情
据中国养猪网数据统计,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4.20元/公斤。今日猪价整体呈现下跌态势,其中最低价新疆为13.41元/公斤,最高价广东为15.37元/公斤。具体表现如下:
主流下跌:华东、华中、华南等大部分地区猪价下跌0.1-0.3元/公斤,例如上海7.2~7.5元/公斤(跌)、河南6.9~7.2元/公斤(跌)、广东7.5~7.8元/公斤(平)。
局部微涨:海南地区因供应偏紧,猪价小幅上涨至6.6~6.8元/公斤(涨)。
均价低位: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跌至14.14元/公斤,同比跌幅达22.65%,部分北方地区已进入“6元时代”。

尽管在节前备货的过程中释放了一部分产能,但时间短需求量有限,供应方面的压力依然存在。在现货市场方面,端午节过后,消费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转弱迹象,全国多个地区的猪价呈现出偏弱的运行态势。具体来看,黑龙江市场的生猪主流成交价格为13.97元/公斤,吉林市场的主流成交价格为14.14元/公斤,辽宁地区的生猪出栏主流价格为14.13元/公斤,而内蒙市场的主流成交价格则为14.08元/公斤。
6月猪价影响因素
6月份的猪价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波动和变化。
首先,供应压力持续存在。生猪出栏量同比显著增加,尤其是中大猪加速出栏,导致市场上的供应量大幅增加。这种情况下,标肥价差出现了倒挂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踩踏风险。此外,二次育肥政策在短期内释放了大量大猪库存,虽然长期来看可能会降低生猪的平均体重,但在6月份,市场仍然面临着集中出栏的压力。
其次,需求端表现疲软。端午节过后,猪肉消费量有所回落,屠宰企业的开工率降至28%以下,白条猪肉的销售变得困难,冻品库存量居高不下。与此同时,替代品如禽肉和蔬菜的供应充足,进一步抑制了猪肉的消费需求。

最后,成本与政策方面的支撑也对猪价产生了影响。养殖成本已经降至13-14元/公斤,部分规模较大的猪企仍然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中小散户的亏损情况却在加剧。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仍然高于基准线(4062万头),产能去化的速度较慢,这使得下半年的供给压力可能会持续存在。
综上所述,6月份的猪价受到了供应压力、需求疲软以及成本与政策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市场出现了较大的波动。目前,市场供需双方正在进行博弈,需求端暂时缺乏有力的支撑因素,因此市场普遍预期明日猪价将继续呈现偏弱的运行态势。

后市预测
短期内,预计在6月中下旬可能会出现一个阶段性的反弹行情。这一预测是基于当前市场的一些关键因素,比如可能会引发二育养殖户的入场,从而对市场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然而,这种反弹的空间预计是有限的,大致在0.5-1.0元/公斤之间。尽管如此,养殖户们仍需保持警惕,因为集中出栏可能会导致价格回调的风险。
从中长期来看,随着行业产能的逐步恢复以及消费淡季的到来,猪价的重心可能会继续下移。尽管如此,由于成本的支撑,市场出现大幅亏损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因此,养殖户们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应保持一定的信心。
建议在6月中旬密切关注二育的动向以及屠宰企业的冻品抛售节奏。通过合理调整出栏计划,养殖户们可以避免因恐慌性抛售而导致的市场波动。

【版权说明】来自:中国养猪网(编辑:艾栗)等。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