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市生猪企业陆续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牧原股份以178.81亿元净利润领跑,同比暴增超5倍;温氏股份92.3亿元紧随其后,海大集团45.04亿元……14大猪企2024年净利润超415.03亿元。
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遭遇断崖式下跌。为规避中国加征的高额关税,部分美国贸易商铤而走险,将大豆运往巴西、阿根廷等第三国“改头换面”——更换包装、伪造产地证明,企图以“南美大豆”身份混入中国市场。这一“洗白”操作曾让美国每年节省数亿美元关税成本,但也严重扰乱了国际贸易秩序,威胁中国养殖业原料供应的稳定性。
为何美国要“洗白”大豆?让我们先来看看,在中美贸易战中,美国豆农正在经历什么呢?
一、14家猪企狂赚400亿元!丨一季度业绩持续飙升!牧原股份超43亿元,温氏股份20亿元,海大集团12.8亿元
近日,上市生猪企业陆续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牧原股份以178.81亿元净利润领跑,同比暴增超5倍;温氏股份92.3亿元紧随其后,海大集团45.04亿元,德康农牧以41.02亿元,立华股份15.21亿元,天邦食品14.59亿元,京基智农7.13亿元……14大猪企2024 年净利润超415.03亿元。

温氏股份:2024年净利润盈利92.30亿元4月23日晚间,温氏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温氏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048.63亿元,同比增长16.64%;归母净利润为92.3亿元,同比增长244.46%;扣非净利润为95.73亿元,同比增长248.38%。基本每股收益1.3924元,同比增长243.44%。
温氏股份20亿元,海大集团12.8亿元!2025年1季度猪企业绩延续强劲增长
另外,近日企业陆续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4月23日晚间,温氏股份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温氏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43.18亿元,同比增长11.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0.01亿元,同比增长261.92%;扣非净利润为19.14亿元,同比增长281.92%。基本每股收益0.3025元,同比增长261.94%。4月24日,ST天邦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43亿元,2023年同期实现营业收入20.50亿元,同比增加19.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亿元,2023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04元,同比下降78.97%。
4月21日晚,海大集团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56.29亿元,同比增长1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2亿元,同比增长48.99%。
4月8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牧原股份预计盈利43亿元至4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倍(280.75%~301.77%)
4月3日,新希望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新希望六和预计盈利4.3亿元至5.0亿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二、美国豆农高呼:“大豆滞销,帮帮我们!”中国海关锁死美豆“洗白”通道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敦促美方停止对华贸易战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0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支持者、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接受该媒体采访时,敦促特朗普停止发起与中国的贸易战,并表示目前的情况让豆农“非常担忧”,豆农的生计岌岌可危。
据CNN介绍,拉格兰是肯塔基州的大豆种植户,其家族在该州务农已超200年。拉格兰表示,基于目前的情况,他担心他将“终结”家族历史。
“作为豆农,我们依赖贸易。约50%的美国大豆用于出口。中国进口的大豆数量超过所有其他国家客户的总和。因此,他们是我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这场贸易战让我们非常担忧。”拉格兰告诉CNN主持人。
拉格兰提到,目前美国农民已举步维艰,与他们的“最大客户”打贸易战只会让情况雪上加霜,“目前的预算几乎没有容错空间。如果大宗商品价格没有起色,我们预计明年基本面临亏损”。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1日题为《曾为特朗普投出选票,美国农民现在却被他的关税和削减政策刺痛》的文章提到,农业新闻网站AgWeb今年3月对近3000名农民进行一项调查,超过半数(54%)的农民表示,他们不支持特朗普将关税作为谈判工具。
根据美国农业部研究,特朗普发起的第一轮贸易战导致美国农产品出口损失超过270亿美元。其中大豆约占71%。美国大豆协会的拉格兰表示,作为回应,中国开始从巴西进口更多大豆,而美国大豆种植户尚未夺回他们的市场份额。

中国海关锁死美豆“洗白”通道
为彻底封堵“洗产地”漏洞,中国海关联合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大豆供应国,构建了全球首个区块链溯源平台。每批进口大豆从种植到运输的全程数据被纳入“数字档案”:种植地GPS坐标、收割时间、运输船舶轨迹等12项关键信息实时上传至区块链系统。更精细的是,系统通过“蛋白质光谱密码”和“土壤同位素特征”两大技术,精准识别大豆“基因”。美国中西部大豆因土壤特性,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35.1%,而南美大豆通常低于34%。仅0.7%的差异,成为算法识别的核心参数。2025年4月,一批标注为“阿根廷产”的30万吨大豆因蛋白质超标触发预警,开箱查验发现未更换的美国原装麻袋,最终被全额退运。
“洗产地”的核心漏洞在于物流轨迹。中国海关引入“时空拓扑分析”技术,实时监控全球2300个港口的物联网数据。2025年3月,一艘标注“巴西-中国”航线的货轮引发系统警报——其AIS信号显示曾在密西西比河停留72小时,装载的20万吨“巴西大豆”被确认为美国原产。类似的“量子追踪”还锁定了三条灰色路径:密西西比河→巴西桑托斯港、墨西哥湾→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太平洋直达越南海防港。区块链的透明性,让传统物流伪装彻底失效。
除技术手段外,中国海关同步升级监管制度,推行“双随机”抽查机制:查哪批货物、派哪位检查员,均由系统随机分配,杜绝人为干预。违规案例一律在官网公示,形成强大威慑。2024年,巴西某批次大豆因杂质率与美国中西部样本“高度吻合”,触发深度检测,涉事贸易商资金链被全程追溯,最终面临高额罚金和信用降级。一位业内人士感叹:“现在连装货港口的摄像头都联网了,动手脚等于自投罗网。”

这场科技反制的背后,是中美大豆贸易权力的历史性翻转。2018年贸易战后,中国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巴西对华出口量已达美国的3.5倍,阿根廷、俄罗斯等新兴供应国快速崛起。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巩固了“数据主权”优势。中国海关要求所有对华贸易企业开放种植、物流数据接口,智能合约取代传统信用证,72小时数据同步窗口成为新贸易规则的“硬门槛”。
对于养猪业而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意义深远。稳定的供应链和高质量原料,是养殖成本可控的核心保障。当美国大豆在密西西比河畔滞销腐烂,当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因中国溯源数据延迟触发熔断,中国养殖企业已不必再为“大豆价格地震”提心吊胆。科技铸就的防线,正在为行业构筑一道坚不可摧的“数字长城”。

【版权说明】来自:中国养猪网(编辑:春夕)、公司公告、博亚和讯、环球网、海关总署等。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