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虽小幅回暖,但仍深陷低迷区间,行业整体承压前行。在此行业困境下,曾被誉为 “浙江猪王” 的天邦食品,其重整进程再添变数 —— 公司宣布预重整期第三次延期,截止日期延至 2026 年 5 月 9 日。

目前,天邦食品背负着近百亿负债,还面临高管离职、信披违规等多重难题。多重压力叠加下,这家老牌猪企的自救之路充满不确定性,未来走向备受关注。

预重整再度延期半年

天邦食品的预重整进程始于 2024 年 8 月 9 日,期间经历两次延期调整。2025 年 2 月,宁波中院首次批准其延期至当年 5 月 9 日;同年 5 月,厦门建发物产有限公司联合体确定为中选投资人并签订重整投资协议后,法院再度准许延期至 11 月 9 日。

为最大化公司财产价值、充分保障债权人和债务人合法权益,宁波中院近日第三次批准延期申请,将预重整期间延长至 2026 年 5 月 9 日。

与傲农生物、正邦科技的被动重整不同,天邦食品的重整源于主动申请。

于2024 年 3 月,公司以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备重整价值为由,向法院提交相关申请。

债务压力方面,天邦食品的负债规模已有所改善。2023 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达 87%,负债总额 162 亿元;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负债总额降至 94.78 亿元,负债率回落至 70%,但这一水平在上市猪企中仍处于高位。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徐洪志表示,正常情况下企业负债率不宜超 40%,行业上行期扩张时也应控制在 60% 以内,70% 的负债率意味着资金状态存在风险。

重整投资端的推进正在持续。2025 年 5 月,天邦食品与厦门建发物产联合体中的产业投资人签约;6 月至 7 月,又先后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广州资产管理等 11 家财务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投资人队伍逐步扩大。

天邦食品董秘办工作人员回应,公司当前经营运转正常,重整工作正有序推进。徐洪志分析,天邦采取分批引入投资人的模式,不同投资人在公司估值、股权结构、债务处理等方面诉求存在差异,需要管理人逐一协调,加之债权债务梳理重组本身耗时较长,是预重整多次延期的重要原因。

第三季度出现亏损

尽管预重整持续推进,天邦食品仍面临多重经营变数,业绩与成本压力尤为突出。

业绩层面,公司 2025 年前三季度营收 67.19 亿元,同比下降 5.98%;归母净利润 2.60 亿元,同比大幅下滑 80.65%,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亏损 9248.51 万元。

进入 10 月,销售数据呈现量增价跌态势:当月商品猪销量 68.60 万头,环比增长 11.95%,但销售收入 6.07 亿元、销售均价 11.77 元 / 公斤,分别环比下滑 4.25% 和 13.98%。结合当前养殖成本,公司相关人员确认 10 月已陷入亏损。

成本竞争力不足是核心痛点之一。天邦食品育肥完全成本虽从 2024 年一季度的 16.72 元 / 公斤降至 2025 年二季度的 13.24 元 / 公斤,但对比同行仍处于高位:牧原股份 2025 年 9 月养殖完全成本约 11.6 元 / 公斤,最优场线可达 10.5 元 / 公斤;温氏股份 8 月肉猪综合成本 12.2 元~12.4 元 / 公斤;神农集团 9 月完全成本 12.5 元 / 公斤。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徐洪志指出,天邦食品成本改善显著,但产能利用率仅约 50%,导致固定成本分摊过高,叠加饲料成本控制缺乏优势,拖累了整体成本表现。

行业环境进一步加剧压力。10 月以来猪价下跌加速,行业进入阶段性亏损。中邮研报显示,截至 10 月 31 日当周,自繁自养生猪头均亏损 89 元,外购仔猪头均亏损 179 元。由于 2024 年 5 月起生猪产能持续增加,预计 2025 年四季度至 2026 年一季度供给仍将偏多,猪价承压明显,新一轮上行趋势或要等到 2026 年下半年。

预重整期间“插曲不断”

天邦食品的预重整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团队变动、信披违规等 “插曲” 持续引发关注,为重整进程增添了不确定性。

核心管理层异动,食品业务承压

2025 年 9 月 19 日,公司副总裁严小明以 “个人家庭原因” 辞职,此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严小明 2015 年加入天邦食品,2023 年 3 月曾辞任副总裁,同年 9 月再度任职,还曾兼任天邦食品猪肉制品加工业务主体拾分味道集团总裁。

从业务表现来看,2025 年上半年天邦食品累计屠宰生猪 83.85 万头,同比增长 7.26%;食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15.60 亿元,生鲜产品产销均较上年同期增长近两成,但食品深加工产品销量同比下滑 14.52%。山东某肉制品品牌负责人表示,天邦虽具备完整产业链和多元渠道,但深加工业务规模有限,难以对冲养殖环节的周期波动。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徐洪志也指出,天邦在产业链延伸过程中,对资金压力、产能利用率不足、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估计不足,而成功的下游延伸需要强大资金实力、精细化运营能力和持续创新投入,还需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收益。

信披违规频发,收多项监管措施

天邦食品及相关高管近期因信披违规收到监管警示。2024 年 6 月,公司披露与安徽国元天邦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的股权回购款相关诉讼,2025 年 1 月收到一审判决书后未及时披露,直至 4 月 30 日才在问询函回复中披露该结果。对此,中国证监会宁波监管局对天邦食品出具警示函,对董事长张邦辉、董事会秘书章湘云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这并非个例,2025 年 4 月,天邦食品还因 11.6 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期限届满后未归位)未按时归还,收到深交所监管函及宁波监管局责令改正措施。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2025 年以来生猪市场波动加大、政策环境趋紧、预期收益下滑,既增加了猪企的盈利难度,也让天邦食品预重整方案的设计变得更为复杂。

来源:中国经营报、网络综合等

编辑:梁丽丽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