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2025年9月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当月共有165批次肉类食品因不符合我国进口标准被拒之门外,总重量高达1,845,330.17千克。此次通报涉及牛肉、猪肉、禽肉和羊肉四大类动物性产品,反映出我国在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严格把控。
  从品类分布来看,各类肉类产品未准入境的数量差异明显。其中,禽类产品以1,251,540千克的总量位居首位,占总重量的近七成;其次是牛肉产品,达467,189.87千克;猪肉产品为101,600.3千克;羊肉产品相对较少,为25,000千克。尽管禽肉总量最大,但从批次数量分析,牛肉问题最为突出,共103批次未能通过入境审查,远超其他品类。
  具体到各品类的来源国情况,美国成为多个品类中未准入境批次最多的国家。在牛肉方面,美国以69批次居首,紧随其后的是巴西(12批次)、阿根廷(10批次)和乌拉圭(3批次),此外还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玻利维亚等国的产品。这表明部分主要牛肉出口国在质量控制或检验检疫程序上仍存在与我国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猪肉产品的入境受阻情况相对集中,共计8批次,其中西班牙占7批次,成为主要来源国,另有1批次来自美国。这一数据提示,在对欧猪源产品的监管中需重点关注特定企业的合规记录。而禽肉方面,美国同样以41批次高居榜首,阿根廷有8批次,白俄罗斯、巴西和泰国也各有少量产品被拒。值得注意的是,羊肉仅有1批次未获准入,来自蒙古,显示出该品类整体进口合规率较高。
  此次大规模拦截行动体现了中国海关在保障国民餐桌安全方面的坚定立场。未准入境的原因通常包括动物疫病风险、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标签不合格以及缺乏必要的检疫审批文件等。相关部门已依法对这些不合格产品实施退运或销毁处理,防止其流入国内市场。未来,随着国际食品贸易持续增长,我国将继续强化源头管控与全过程追溯机制,确保进口肉类产品安全可靠。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