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数据,截至2025年10月21日14:00,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已降至17.70元/公斤,较前一日下降0.1%,相比上周五的17.72元/公斤也略有回落。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猪肉批发价已跌破每斤9元大关,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一价格水平不仅反映出供应端的宽松格局,也折射出消费端需求疲软的现实,标志着生猪行业正面临新一轮严峻考验。
  从全国范围看,生猪产业链多个环节价格全面下行。据对500个县集贸市场及采集点的监测显示,10月第二周(采集日为10月16日),生猪、仔猪、猪肉以及饲料原料价格均出现环比下跌。其中,全国生猪平均收购价为12.30元/公斤,环比下降4.7%,同比大幅下滑33.2%。所有30个监测省份价格全线下跌,区域间差异明显:西南地区以13.12元/公斤相对较高,而华东地区则低至11.93元/公斤,成为全国最低。
  仔猪市场同样承压。本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为26.04元/公斤,环比下跌4.4%,同比降幅达28.2%。尽管上海地区价格小幅上涨,但包括宁夏、天津、湖南、江西、河北在内的28个省份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区域价格分化显著,华南地区仔猪均价高达28.89元/公斤,而华北地区仅为24.82元/公斤,显示出南北养殖成本与预期收益的差距。
  终端猪肉价格亦未能幸免。全国猪肉平均零售价为23.37元/公斤,环比下降2.2%,同比下降21.9%。除北京外,其余29个省份如天津、河北、山东、江苏、重庆等地价格普遍下滑。华南地区因消费偏好和运输成本因素,仍维持较高价位,达26.62元/公斤;东北地区则以20.27元/公斤处于全国低位,凸显产区与销区之间的价格传导机制。
  饲料成本虽有所松动,但难改养殖亏损局面。数据显示,全国玉米平均价格为2.46元/公斤,环比微跌0.8%,主产区东北三省报价为2.26元/公斤,主销区广东为2.51元/公斤,双双回落。豆粕均价为3.27元/公斤,环比降0.3%;育肥猪配合饲料均价为3.37元/公斤,同样下降0.3%。尽管饲料成本略有降低,但由于猪价跌幅更为剧烈,养殖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的第3周数据显示,当前生猪市场呈现明显的供大于求格局。本周全国猪粮比价为5.22,环比下降4.40%;猪料比价为4.56,环比下降5.00%。按照当前市场价格与养殖成本测算,未来采用‘自繁自养+育肥’模式的养殖户,每出栏一头生猪将亏损约281.88元,接近头均亏损282元。这一数字表明,行业已进入深度亏损区间,部分中小养殖场可能面临资金链压力。
  供应压力居高不下的根源在于产能去化缓慢。据卓创资讯监测,样本企业能繁母猪存栏量自2025年7月以来虽连续三个月下降,但整体减幅有限。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5万头,同比仅减少28万头,同比下降0.7%。这意味着生猪基础产能依然充足,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去产能节奏。
  由于能繁母猪减产速度偏慢,淘汰母猪出栏量并未显著增加,市场仍处于阶段性供过于求状态。在消费需求未见明显回暖的情况下,淘汰母猪价格与折价幅度同步走低,进一步削弱了养殖场的抗跌能力。目前来看,产能调整尚未全面启动,行业整体仍处于被动去库存阶段。
  展望未来,业内对2026年上半年猪价走势普遍持谨慎态度。综合多方机构研判,预计明年猪价将呈现‘成本托底、供应压顶’的窄幅震荡格局。一方面,饲料成本支撑或限制猪价过度下探;另一方面,前期积累的产能仍将陆续释放,压制价格上涨动力。在此背景下,行业难现趋势性反转行情,养殖企业需做好长期应对低价周期的准备,优化管理、控制成本将成为生存关键。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