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晚间,国内生猪养殖龙头企业温氏股份(300498)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及多项重要公告。受主产品价格下行影响,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同比明显下滑,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8.29%。尽管整体营收基本持平,但盈利能力受到显著冲击,反映出当前养殖行业在猪价波动背景下面临的经营压力。
  数据显示,2025年1至9月,温氏股份实现营业收入约757.88亿元,较上年同期调整后数据微降0.03%,基本保持稳定。然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56亿元,同比下降18.2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8.89亿元,降幅达24.6%。单看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259.37亿元,同比下降9.76%;归母净利润仅为17.8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5.02%;扣非净利润16.33亿元,下降68.07%;基本每股收益为0.2678元,同比减少65.11%。公司明确指出,利润下滑主要源于生猪等主产品市场价格走低,导致养殖业务的整体经营利润同比减少。
  从现金流表现来看,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99亿元,同比下降34.79%。尽管出栏量有所增长,但由于销售价格下降幅度超过养殖成本的降幅,整体毛利率承压,进而影响了现金回流。与此同时,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6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6.65亿元改善明显,主要得益于公司赎回部分理财产品及转让投资类股票带来的资金回笼。而筹资活动现金流出达94.63亿元,同比下降52.93%,主要系主动减少新增融资并偿还既有借款所致,显示出公司在优化资本结构方面的审慎态度。
  尽管面临盈利压力,温氏股份仍展现出良好的分红能力。公司宣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合并报表口径下累计可供分配利润达240.24亿元,母公司层面更高达295.01亿元。基于此,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19.94亿元,体现了对股东回报的重视和稳健的财务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公司曾实现营业收入498.52亿元,同比增长5.91%;归母净利润达34.75亿元,同比大增159.12%,当时受益于生产稳定及饲料原料价格回落带来的成本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生猪期货价格走势也映射出行业周期的变化。今年一、二季度猪价相对平稳,进入三季度后出现明显回落,直接影响以温氏为代表的规模化养殖企业的盈利水平。据公司披露,在合作养殖模式下,目前农户委托代养费平均为200至250元/头,具体金额根据养殖成绩、区域差异及饲养方式有所不同,反映出公司在产业链协作中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同日公告还披露了一项重大募投项目调整计划。温氏股份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终止及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额的议案》,决定终止“富川广东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新华智慧生态养殖小区项目”,并对其他10个募投项目的资金安排进行优化调整,涉及募集资金总额达8494.18万元。其中,富川项目原计划总投资7128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5900万元,设计年出栏肉猪5.53万头,预计投产后年收入可达1.02亿元,内部收益率为11.96%,静态回收期7.7年。然而,因项目部分用地被划入水源保护区,无法满足环保要求,剩余土地不足以支撑原定规模,且无法通过重新规划解决,故公司决定终止该项目。截至目前,该笔5900万元募集资金尚未实际投入。
  此外,其余10个募投项目共节余募集资金2594.18万元,主要原因包括部分工程质保金支付周期较长且存在不确定性,公司改由自有资金承担;以及部分应付未付款项经评估后确认无需支付,从而实现资金节约。上述合计8494.18万元的资金将继续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公司将结合未来发展战略,科学审慎地遴选新的投资项目,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本次调整已获董事会与监事会批准,保荐机构中金公司亦出具核查意见,认为不涉及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或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不过,该事项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及可转债持有人会议审议后方可实施。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温氏股份此次对募投项目的动态调整,充分体现了其在复杂外部环境下灵活应对、精准决策的能力。面对用地政策变化和行业周期波动,公司及时止损、优化资源配置,不仅有助于规避潜在风险,也为后续产能布局和转型升级预留了更多空间。作为行业龙头,温氏在资金管理、成本控制和战略执行方面的成熟经验,或将为其在新一轮猪周期中赢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