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中国未从美国进口任何一吨大豆,这一数据引发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广泛关注。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统计,这是近年来罕见的情况——去年同期,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高达170万吨。此次零进口不仅凸显了中美贸易关系的持续紧张,也反映出中国在全球大豆供应链中正加速实现进口多元化布局。
  尽管对美采购暂停,但中国整体大豆进口量依然强劲。9月份全国大豆进口总量达到1286.9万吨,同比增长13.2%,创下有记录以来单月进口量的第二高点。这已是今年连续第五个月(5月至9月)保持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显示出国内饲料和粮油加工行业对原料需求的旺盛态势。随着生猪产能逐步恢复以及豆油消费需求上升,大豆作为关键战略农产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今年前九个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达861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5.3%。与此同时,进口成本显著下降,平均价格约为每吨445美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508美元/吨,降幅达12.5%。价格回落一方面得益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整体走弱,另一方面也与中国优化采购策略、扩大南美等低价来源地采购比例密切相关。巴西、阿根廷等国在本年度成为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供应方。
  展望整个2024/25年度(按中国农业年度计算为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基于当前数据推算,中国大豆全年进口量预计将达到1.0937亿吨,较上一年度的1.0475亿吨增长4.4%。这一预测与中国国内蛋白饲料需求增长和食用油消费扩张的趋势相吻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农业部对此持相对保守看法,其最新预估显示2024/25年度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为1.065亿吨,较上年的1.12亿吨下调4.9%,显示出中美之间在农业贸易预期上的明显分歧。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减少甚至阶段性中断从美国进口大豆,并非单纯由市场价格决定,更多受到地缘政治与双边经贸政策的影响。近年来,中美在高科技、农业、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博弈不断加深,农产品逐渐成为双方角力的重要筹码之一。在此背景下,中国正通过加强与南美、俄罗斯等地的合作,构建更加稳定、可控的粮食进口体系,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未来,全球大豆贸易格局或将持续重构,美国若想重获中国市场信任,需在政策协调与供应链稳定性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