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体系建设。针对关于加快种养结合发展的建议,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作出系统回应,明确从完善政策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实施示范工程三大方面协同推进,推动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在政策体系建设方面,国家已出台多项顶层设计文件,为种养结合提供制度保障。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并强调推进农牧循环发展。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畜牧法》进一步强化了农业固体废物管理责任,鼓励建设畜禽粪污收集、储存、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农业农村部还相继发布《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和《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指导各地科学评估土地消纳能力,实现‘以地定养’、‘种养平衡’,推动畜禽粪肥就近就地还田,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土壤地力。
科技支撑是推动种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积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通过组建‘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委员会’,推广9种以种养结合为核心的典型技术模式,涵盖粪污厌氧发酵、有机肥生产、秸秆饲料化等多种路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行动,支持养殖优势区发展‘秸秆养畜’产业,实现秸秆过腹增值、就地转化。进入‘十四五’以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专门设立多个重点项目,如‘西北区中低产田种养结合地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黑土农田生态种养协同提升地力与产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聚焦不同生态区域的技术难题,推动种养循环关键技术攻关与集成示范。
为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农业农村部联合相关部门大力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程。自‘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18.02亿元,支持全国337个县(农场)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试点聚焦畜牧大省、粮食主产区和蔬菜重点产区,围绕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开展补奖机制探索,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专业化服务组织参与粪肥还田服务,推广应用成熟技术模式。通过项目带动,目前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9.4%,接近“十四五”目标,有效促进了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持续优化现有政策,谋划新一轮支持措施,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推动形成全域覆盖、全链协同、全程可控的种养结合发展格局。
总体来看,我国正通过政策引导、科技赋能和示范带动三轮驱动,全面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未来,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与畜禽粪肥还田的深度融合,以及更多创新技术的落地应用,农业绿色转型将不断提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耕地质量、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