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起,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道路运输动物指定通道检查站管理指引》和《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办法》,两项新规标志着国家在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业规范化管理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其中,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管理指引》明确要求,在省际动物运输通道设立的检查站必须实现24小时轮班值守,确保“逢车必查、逢猪必检”,全面提升跨区域动物疫病传播的防控能力。这一政策的出台,正值广西等地再次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的关键时期,凸显了国家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部署。
根据《道路运输动物指定通道检查站管理指引》,指定通道检查站是指由省级政府依法设立、设置于主要动物运输干道上的防疫检查站点,承担着防止动物疫病跨区域传播的重要职责。为保障其高效运行,文件从规划布局、建设标准到人员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性要求。检查站必须具备固定的办公与生活场所、符合标准的查验场地和消毒通道,并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以满足全天候轮班作业需求。同时,检查站需安装体温检测、车辆识别、视频监控、采样设备等专业工具,确保检查过程科学、规范、可追溯。
检查站的核心职能包括:查验动物检疫证明、畜禽标识及运输车辆备案信息;核实运输动物的健康状况是否符合调运规定;在电子出证系统中实时上传检查数据;对不合格或疑似染疫动物依法处置并及时上报;必要时对运输车辆实施强制消毒。此外,检查站还需建立完善的防疫消毒、疫情报告、信息登记和违法线索移交等制度,并在显著位置公示主管部门、工作流程、人员信息和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升执法透明度与公信力。
为强化协同治理,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联合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动物运输全过程闭环监管。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还将完善指定通道信息化模块,实现检查站基础信息与监管数据的实时上传与互联互通,打通养殖、运输、屠宰、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数据壁垒,构建全链条可追溯体系。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将加强技术指导,持续推进检查站的标准化、智能化建设。
与此同时,《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办法》也将于同日施行,旨在统一全国养殖场管理标准。该办法明确,凡是在固定场所内年出栏生猪达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猪场,均须向所在地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进行备案。若同一主体拥有多个养殖场,则需分别备案。备案虽非行政许可,但通过统一赋码管理,有助于政府部门精准掌握养殖动态,提供疫病预警、技术推广、政策扶持等定制化服务。此前各地标准不一、统计口径混乱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为科学制定产业政策、保障畜禽产品供应安全奠定基础。
这两项新规的同步实施,体现了国家对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谋划。一方面,通过强化运输环节的‘第一道防线’,严防重大动物疫病扩散;另一方面,从源头抓起,推动养殖场规范化、数字化管理。未来,随着信息化平台的深度融合与跨部门协作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畜禽养殖与动物防疫体系将更加健全,为保障食品安全、稳定市场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坚实支撑。广大养殖户和运输企业应提前做好准备,积极配合政策落地,共同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