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猪肉作为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之一,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应对这一趋势,传统散养模式逐渐被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养殖体系所取代,其中楼房养猪作为一种高效、节地、环保的新模式,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然而,在高层建筑结构中进行生猪养殖,其内部微环境的复杂性显著增加,温度、湿度、通风状况及有害气体浓度等环境参数对母猪的生理状态和繁殖性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深入探究楼房养猪环境下各项环境因子与母猪生产表现之间的关联,不仅有助于提升养殖场的管理精细化水平,也对保障猪肉质量安全、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畜禽养殖环境与动物生产性能的关系展开了广泛研究。国外研究表明,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能够有效促进母猪发情、提高受孕率,并减少死胎率;而高温或高湿环境则易导致母猪热应激,降低采食量,进而影响胚胎发育和泌乳能力。在国内,随着智能化养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聚焦于多层建筑结构中的环境分布特征及其生物学效应。已有成果证实,不同楼层由于通风路径、光照条件和热空气上升效应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微气候差异。此外,部分研究采用统计建模方法,定量分析了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对仔猪存活率和母猪体况的影响,为科学调控猪舍环境提供了理论支持。然而,当前研究仍存在数据采集不够系统、变量定义不统一以及缺乏多因素综合分析等问题,亟需通过大规模实证研究填补空白。
  本研究依托上海松林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四层智能化种猪场开展,该猪场采用‘两点式’生产模式,每层楼面饲养约1200头母猪,涵盖配种、妊娠与哺乳全过程,保育阶段转移至另一独立楼房完成。所有母猪均佩戴电子耳标芯片,栏位编号并与读卡设备联动,实现个体化信息追踪。在环境监测方面,每个产房单元设有56个产床,沿入风口至出风口方向设置六个均匀分布的检测点,全面覆盖空间梯度变化。研究共收集7592胎次的繁殖记录和7417头次的背膘测量数据,同时获取8491组环境参数,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氨气浓度和风速,时间跨度涵盖全年四季,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时效性。数据分析采用SPSS 27软件,运用一般线性模型检验季节、楼层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并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评估各环境因子与母猪繁殖指标的相关程度。
  结果显示,环境参数在不同季节和楼层间表现出显著差异。从温度来看,夏季舍内平均温度普遍超过28℃,一楼和四楼明显高于中间楼层,尤其在夏秋两季温差波动较大,表明热空气积聚效应在顶层尤为突出。湿度方面,夏季整体偏高,二楼达到82.43%RH,可能与局部通风不良有关;而秋冬季节各楼层湿度差异极显著,提示需加强除湿调控。氨气浓度同样呈现楼层差异,春季一楼最高达25ppm,冬季二楼显著高于其他楼层,反映出排泄物清理与通风效率的空间不均。风速数据显示,春冬两季基本处于静止状态,夏季风速显著提升,但四楼与其他楼层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高层风道设计可能存在瓶颈,影响整体换气效果。这些结果表明,即使在同一栋楼房内,各楼层的微生态环境也并非均质,必须实施分区精准调控。
  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环境参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具体影响。总体而言,温度对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具有极显著负相关(P<0.01),尤其是在一楼、二楼和四楼表现更为明显,三楼相对较弱。值得注意的是,温度对四楼断奶数的影响尤为强烈(R=-0.722),说明高温环境下哺乳期仔猪成活率大幅下降。在窝重方面,二楼初生窝重和断奶窝重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四楼则呈相反趋势,反映出不同楼层母猪适应机制的差异。湿度的影响趋势与温度相似,且二者可能存在共线性,需后续深入验证。风速对二楼的产活仔数和断奶数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良好的通风有助于缓解热应激、改善空气质量,从而提升仔猪存活率,但在一楼和四楼反而呈现不利趋势,可能与风速过高引起冷应激有关。氨气浓度虽对产仔数影响较小,但与断奶窝重呈显著负相关(总R=-0.212),特别是二楼和三楼相关系数接近-0.5,表明高浓度氨气会抑制仔猪生长速度,损害呼吸道健康。此外,一楼母猪分娩前后背膘损失与温度和湿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提示高温高湿环境加剧能量消耗,影响母体恢复。
  综合分析表明,楼房养猪环境中,温度、湿度、氨气浓度和风速共同构成了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因素,且其作用效果具有明显的楼层特异性。三楼整体受环境波动影响最小,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而四楼则因热空气聚集、通风受限等因素成为最敏感区域。总体来看,环境参数对母猪性能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四楼>一楼>二楼>三楼。这提示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环境控制策略,而应根据楼层位置、季节变化和母猪生理阶段实施差异化调控。例如,可在夏季加强对顶层的降温与通风干预,冬季则注重保温与适度换气平衡;同时建议引入多元环境调控系数模型,将温度、湿度、氨气浓度和风速纳入统一算法,实现智能化、动态化的精准管理。未来还可结合红外热成像、行为识别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的实时性与准确性,推动楼房养猪向更高层次的智慧化发展。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