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半年报披露后,新希望、唐人神、天康生物、巨星农牧、金新农、龙大美食等多家头部猪企密集接受投资者调研,围绕养殖成本、产能规划、战略转型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在行业周期波动与政策调控的双重压力下,猪企正通过技术创新、模式优化和全球扩张,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近年来,猪企竞争焦点从“规模战”转向“效率战”,各大企业纷纷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生产效率。新希望上半年平均PSY达到25.4,断奶成本约260元/头,完全成本降至13.1元/公斤,部分战区甚至低于12元/公斤。唐人神“公司+农户”模式下的育肥成本降至12.71元/公斤。天康生物自繁自养成本也下降至12.55元/公斤,但受区域因素影响,甘肃地区成本仍偏高。巨星农牧则以PSY28、料肉比2.58的优异表现成为行业效率标杆,其商品猪养殖成本约为6.16元/斤。金新农上半年商品猪销售成本同比下降1.34元/公斤,PSY也在持续提升,目标2025年达到27-28。
  随着行业扩张趋于理性,猪企开始注重“精准投放”与资源优化配置。新希望上半年饲料定制和代工业务同比增长超20%,海外饲料销量达300万吨,同比增长18%。唐人神加速种猪体系转型,高繁殖性能的“新丹系”种猪占比由56%提升至76%。天康生物与海大合作建设的新工厂已投产,专注于脱酚棉蛋白生产,植物蛋白油脂加工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7.60%。巨星农牧目前种猪场产能利用率约85%,未来计划有序扩增产能。金新农则提出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推进“公司+农户/养殖小区”等多元合作模式,并拓展宠物食品等新兴业务。龙大美食则加强电商渠道产品创新,推出差异化和季节性限定产品,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展望未来,行业竞争将更依赖效率驱动与结构优化。技术赋能成为主流趋势,智能化设备、动态营养配方、基因育种等技术被广泛应用,推动PSY、料肉比等关键指标不断突破。轻资产运营、全产业链布局和高附加值产品也成为企业降低周期波动风险的重要手段。此外,全球化布局加速,海外产能扩张、本土化生产及贸易风险对冲策略,正在提升中国猪企的国际竞争力。在行业“反内卷”政策引导下,猪企正从粗放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可复制的转型样本。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