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一种通过口腔途径传播的致病微生物,能够感染人类及多种动物,引起肠道疾病。其中,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对生猪养殖业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对幼龄猪只,主要侵害小肠上皮组织,导致腹泻等症状。由于PoRV在环境中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粪污中不易失活,且传播能力强,其基因还可能不断重组并引发跨物种传播,因此一旦暴发疫情,将给养殖场带来重大经济损失。针对这一问题,养殖场需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并持续监测PoRV的流行情况,为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同时也有助于公共卫生安全的保障。
2023年12月,广东省某生猪养殖场出现断奶前后仔猪集体发病的情况,表现为腹泻、脱水和消瘦等典型症状。由于该猪场此前未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仔猪病死率高达70%。死亡猪只表现出皮肤干燥、眼窝凹陷等特征。尸体解剖发现,其全身淋巴结充血、淤血;肠道内积气积液,肠壁变薄,内容物中含有大量泡沫和凝乳块,提示存在严重的消化道病变。
为了进一步确诊病因,研究人员采集了来自广东肇庆某猪场的4份粪便样本以及一头病死仔猪的肠道内容物作为检测材料。实验过程中,使用兔血琼脂和平板营养琼脂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试图排除常见的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或链球菌感染的可能性。此外,还采用RT-PCR技术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和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等多种病原体进行了检测。
经过细菌分离鉴定,未在培养基上观察到疑似致病菌落,初步排除了细菌混合感染的可能性。随后的病毒检测结果显示,TGEV、PEDV、PDCoV和SADS-CoV均为阴性,而PoRV的RT-PCR结果呈阳性,扩增产物电泳后呈现出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目的条带,表明此次疫情由猪轮状病毒单独感染引起。
针对疫情,猪场立即启动了综合防控方案。首先实施严格的隔离与封锁措施,包括将患病猪只转移至专门区域,限制人员、车辆和物资流动,并设立消毒通道。其次,进行全面环境消毒,重点处理猪舍、饲料储存区及水源系统,及时清理粪便污染,防止病毒扩散。此外,对尚未感染的猪群紧急接种猪腹泻三联活苗,增强免疫保护力,特别是妊娠母猪分娩前注射疫苗,使新生仔猪通过初乳获得被动免疫。
在防控过程中,还加强了对饲养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其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交叉感染风险。通过上述多项措施的联合实施,疫情在3周至2个月内得到有效控制,为今后类似疾病的应对提供了宝贵经验。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