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作为猪场的核心资源,其生产性能直接影响养殖效益。为了确保母猪在不同生理阶段的健康与繁殖能力,必须根据其生长和生产需求提供科学合理的饲料搭配。从配种、妊娠到哺乳,每个阶段都需要精准调控营养供给,以实现最佳的饲养效果。
  在配种期,后备母猪的体重通常控制在80-90kg之间,每日采食量不宜超过2kg配合饲料。此阶段的日粮应含有消化能3.1兆卡/千克、粗蛋白15%、赖氨酸0.7%、钙0.82%和磷0.73%,同时要确保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充足供应。对于断乳后体瘦的经产母猪,建议从配种前10天开始逐步增加采食量,直至恢复良好的体况。而对膘情较好的母猪,则应在妊娠初期适当降低营养水平,后期再逐步提高。
  进入妊娠期后,母猪的营养管理重点在于维持适宜的体况并支持胎儿发育。我国饲养标准推荐:妊娠前期(怀孕前80天),母猪体重在90-120kg时,日采食量为1.7kg;120-150kg时为1.9kg;150kg以上则为2kg。妊娠后期(产前一个月)的采食量相应提升至2.2kg、2.4kg和2.5kg。日粮中粗蛋白含量应保持在12%-13%,消化能为2.8-3.0兆卡/千克,赖氨酸0.4%-0.5%,钙0.6%,磷0.5%。此外,适量添加青绿饲料或粗饲料有助于增强饱腹感并补充维生素。
  分娩前的营养调整至关重要。临产前5-7天应减少精料喂量10%-20%,并增加小麦麸比例至原饲料的一半,以防便秘。分娩前10-12小时停止喂料,但需保证饮水,冬季应提供温水。分娩当天可给予0.9-1.4kg日粮,之后逐渐增加,5-7天内恢复至哺乳期标准。分娩前一周建议使用一定剂量的抗生素,有助于预防仔猪和母猪疾病的发生。
  哺乳期是母猪营养需求最高的阶段,日粮中粗蛋白应提升至14%-15%,消化能2.9-3.1兆卡/千克,食盐0.4%-0.5%,赖氨酸0.5%-0.6%,钙0.65%,磷0.5%,并保障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充足。产后初期应少量多次喂食,3-5天内逐步增至正常喂量。产后10-20天每日喂量应达到4.5-5kg,20-30天增至5.5-6kg,30-35天逐渐降至5kg左右。建议每日分四次投喂,时间安排在早上6点、上午10点、下午2点和晚上10点,饲料最好采用生湿料形式,料水比为1:0.5-0.7,以提升适口性和消化吸收率。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