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受行业2025年猪价低迷,且饲料原料上涨的双重因素影响,叠加生猪养殖业整体内卷成本加剧的现状,整个行业出现了明显的两级分化状态,集团公司与专业型猪场,掌握着优良种猪与蓝伪双阴仔猪,不断的在朝着五元的完全成本发起冲击。而传统养殖户却在大量的萎缩乃至退出,在疫情与产业升级的夹击之下,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在此情况下,我们猪哥靓公众号团队跑遍了全国的主要养殖区域,发表系列原创文章,收纳于《时代的使命》合集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红色字体跳转阅读。
今年的差异化养殖道路,有两个方向发展得很火爆,分别是代表中小散群体的黑猪养殖模式,以及代表中大型猪场的非常规饲料养殖模式。那么为何今年的差异化养殖会被大家所重视呢?原因主要就是巨大的成本压力,而造成成本压力越来越大的因素。主要是四个方面:分别是猪周期因素,品种因素,饲料因素,集团公司的生存压迫因素。下面我们详细说说。
01.
猪周期因素
猪价未来应该会和世界上其他主流生猪产区国家一样,走向稳定的周期,这点已经得到了大多数的养殖户的认同了,如果说现在这个时代还停留在靠赌猪周期去盈利的思维里面,那我想这部分群体就真的落伍了。
2019年以后的非瘟时代,亏赚并不取决于成本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中标的早晚,以及卖猪时机的把握,回想那几年可真是疯狂呐,一将功成万骨枯,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行情吸引住了,哪里有时间关注成本呢?
这一切就为我们的品种更新不及时,埋下了伏笔,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很有可能不存在曾经的那种猪周期的时候,那就到了要找出路转型的时候了。
02.
品种因素
受上面的猪周期因素影响,我们有大量的养殖户,几年都没有更新过种猪了,甚至都不知道现在主流的种猪那些好,那些差。还抱着2018年以前的思维去引种自己认为好的品种,殊不知时代早就已经变了。
时间到了2025年,这种对待种猪的系统性的问题,绝对不是一个简单更新品种可以解决了,不会买,买不懂,不懂什么叫好,不会选择,也不懂哪种种猪该值多少钱,自己认为自己懂,其实压根就不懂了,这种问题很普遍很常见。
最终的结果就是,眼看着人家大型养殖场的生猪,料比在2.5以内一路狂奔,2.4、2.3、2.2这么一路下去,而自己的猪既然还要2.7以上,这个差异无疑是巨大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放在了转型上面。
03.
饲料因素
饲料未来的价格,长期来看只能是价格上升,且蛋白类饲料价格持续上升。
04.
集团公司的生存压迫
这点不像上面三点那么明显,许多人看不到,规模大一点的养殖户更容易看出来这个问题,规模小的在里面浑浑噩噩反而不清楚,这种压迫其实很常见,比如我们的两百三四的小标猪卖不出去,而集团公司的每天都在大量上市,这其实就是实质性的挤压,小标猪的销售市场被集团公司占据了。类似的生存压迫还有很多,系列文章里面还会安排专门的篇幅为大家详细解释。
正是因为这四个因素的存在,导致我们的成本与专业型猪场的差距越来越大了,大到已经追赶不上的地步了。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放在了差异化的养殖模式上面,不过这里面有一个点至关重要,那就是标准化养殖体系下我们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与时共进,实质性的成本落后于人了,到了差异化养殖体系下,一样要认真对待,千万不能抱着曾经的旧思维,想当然的认为很容易就能成功。
文章来源:猪哥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