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猪市场呈现出阶段性供强需弱的格局。月初由于集团出栏放缓以及散户惜售情绪的影响,猪价曾短暂反弹,但随着养殖端恢复正常的出栏节奏,供给压力再次显现。此外,标肥价差逐步收窄,二次育肥的积极性也有所减弱。当前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4.56元/公斤,较前一日下调0.07元/公斤,预计短期内价格或将继续承压并逐步下滑。
  回顾今年一季度,生猪行情整体呈现横盘整理态势。1月初,受集团场出栏放缓和散户惜售影响,猪价震荡上涨,全国外三元均价一度达到16.23元/公斤(广东地区更是高达17.02元/公斤)。然而,随着养殖端集中增加供应,猪价逐渐回落。春节前后,消费旺季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但节后进入消费淡季,猪价再度明显下滑,最低跌至14.23元/公斤。尽管随后因标肥价差扩大以及二育入场等因素,猪价出现短暂反弹,但整体仍处于震荡偏弱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生猪养殖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散户逐渐退出市场,这使得大猪存栏占比下降,阶段性供应趋紧。这种变化推动了肥猪价格的上涨,并导致标肥价差持续扩大。数据显示,今年的标肥价差较前两年更为显著,特别是在年后这一趋势尤为突出。然而,随着气候回暖及饲料成本上升,市场对肥猪的需求预计将进一步减少,标肥价差也有望逐步收窄。目前全国标肥猪价格差均价约为-1.02元/公斤,较上周缩小了0.28元/公斤,养殖户兑现利润的意愿较强。
  进入3月后,二次育肥进展缓慢,主要受到气温波动频繁以及标肥价差收窄的影响。当前市场对二育持谨慎观望态度,补栏量处于低位。少数养殖户选择在110-120公斤体重时进行补栏,但大多数倾向于等待猪价进一步回调后再入场。短期内,猪价可能延续弱势运行态势,需重点关注局部均价跌破14元/公斤后是否能刺激二育需求,为市场提供新的支撑点。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