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生猪市场显得较为冷清。近期,牧原股份、新希望和温氏股份这三家上市生猪养殖企业相继发布了2月的生猪销售情况简报。其中,牧原股份还合并披露了1月至2月的销售数据。从价格表现来看,三大猪企的生猪销售价格均出现下滑趋势。具体而言,温氏股份和新希望在2月的生猪销售价格环比下降,但同比有所上升;而牧原股份1月至2月的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4.76元/公斤,较去年12月有所下降,但同样同比上升。
卓创资讯生猪市场分析师范晴晴指出,2月份的生猪市场仍处于供应大于需求的局面,导致生猪价格环比1月有所下滑。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节后家庭需求主要集中在消化库存,而屠宰企业的屠宰量回升速度较为缓慢。此外,今年春节过后的屠宰量下滑幅度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表明需求端的恢复速度低于市场预期。因此,整个2月生猪市场呈现出供过于求的状态。
数据显示,2月生猪价格整体呈现“降—涨—降”的走势。春节后,随着养殖端出栏恢复正常,而需求端恢复较为缓慢,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供大于求局面,导致猪价快速下行。然而,在中旬时,由于猪价降至较低水平,补栏活动逐渐升温,截留了一部分猪源,使得价格一度止跌反弹。不过,进入2月下旬后,补栏热度降温,加之白条猪肉销量不佳,需求疲软再次拖累生猪价格下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表示,当前生猪价格下行的主要原因包括供应端存栏量增加以及需求端进入阶段性淡季,难以支撑高价猪肉。
展望未来,范晴晴认为,尽管2025年生猪市场均价可能较2024年有所下行,但全年价格波动仍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春节前的备货需求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但3月后供应大于需求的局面将使价格回落。当猪价跌至低点时,二次育肥补栏可能会再次入场,从而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预计3月底后可能出现反弹,价格偏强的局面或将持续至8月。然而,随着供应增加,下半年价格可能再度承压下行。进入四季度后,天气转凉带动需求端进入传统旺季,生猪需求的提振可能促使价格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玉米和豆粕价格出现反弹,这对企业来说形成了生猪价格下跌与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范晴晴分析称,虽然饲料原料价格短期内有所上涨,但从长期来看,随着进口大豆原料到港,供应端的增量将使价格逐步回落。因此,2025年生猪养殖行业整体仍有望保持盈利,但利润空间较2024年可能有所缩减。在此背景下,降本增效成为各大猪企的关键任务。
目前,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新希望等头部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仍具有明显优势。截至2025年1月,温氏股份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约为6.4元—6.5元/斤,牧原股份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3.1元/公斤左右,新希望的运营场线生产成本为13.5元/kg。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各家企业正积极推进降本增效工作。例如,牧原股份计划在2025年阶段性实现12元/公斤的成本目标,温氏股份初步设定全年平均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为6.5元/斤。新希望则希望通过稳步复产关停改造场线及优化养殖成本,持续修复盈利水平。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建议,面对生猪价格下行的压力,猪企应采取积极措施以应对市场变化。一方面,通过优化生产结构、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疾病发生等方式降低养殖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销售策略,合理安排出栏计划,避免集中出栏引发价格下跌。此外,猪企还可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拓展产业链上下游业务,如种猪繁育、饲料生产和肉制品加工等,形成闭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将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