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的大规模抛售虽然缓解了春节后的供应压力,但在节后需求季节性低迷的影响下,近期猪价持续呈现偏弱震荡的态势。当前,二次育肥入场成为支撑猪价在14.5元/公斤左右的重要因素,同时仔猪价格再次进入上涨通道。那么,后市猪价是否还有上涨空间?行业普遍看好的三季度行情又将如何发展?今年下半年的市场走势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备受关注。
据观察,自去年7月起,农业农村部便对今年春节后可能出现的亏损情况发出预警并展开宣传。与此同时,行业媒体、第三方调研机构、自媒体以及证券期货机构等纷纷发布悲观言论,导致养殖场对春节后的行情极度悲观。在这种情况下,养殖场在春节前仍有一定利润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提前出栏。尽管春节前的抛售减轻了春节后的供应压力,但节后需求的低迷使得猪价持续偏弱震荡。为解答“猪价是否还能上涨”的问题,3月12日,四位生猪产业监测预警专家——朱增勇、王祖力、石守定和李鹏程共同召开会议进行分析与研判。
根据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未来猪价可能继续呈现偏弱震荡的趋势。具体来看,4月份生猪市场的供应压力将逐步显现,而7月份前后猪价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低点。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全国生猪存栏同比增加约8%,其中中大猪出栏同比增幅达7.5%,规模化养殖场增幅更是超过10%。若不考虑死淘影响,这些存栏将在未来的6个月内(即3月至8月)陆续出栏。此外,2月屠宰均重同比增幅超2公斤,1月和2月的育肥饲料同比增幅也超过10%。这些数据表明,当前市场面临着较大的供应压力。
对于4月份的市场供应压力,专家指出,目前二次育肥入场压栏增重的行为暂时支撑着猪价维持在14.5元/公斤左右。然而,随着春节前降低体重出栏带来的红利逐渐消散,后市可能面临更大的肥猪抛售压力。从此前披露的数据来看,2024年10月新生仔猪数同比转正,意味着6个月后,即2025年4月,生猪市场供应将同比转正,供应压力将逐步显现。如果养殖户继续选择压栏增重,后市价格承压将进一步加大,猪价或将延续偏弱震荡的格局。
至于7月份前后,猪价可能出现阶段性低点的原因,则与新生仔猪数的变化密切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国新生仔猪数同比增长8.5%,2025年1月同比增幅约为9%,而2月则进一步增长至10.5%。同时,1月和2月的仔猪饲料同比增幅也在10%以上。这些数据表明,从今年1月开始,新生仔猪数量已经比2023年同期多。考虑到2023年7月猪价约为14元/公斤,由此推测,今年6月、7月和8月的生猪出栏压力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分别减少2万头和16万头,对应的今年9月和10月生猪出栏压力将有所缓解。因此,虽然行业普遍看好三季度的市场行情,但实际表现可能存在一定压力。不过,正如刘永好在两会期间所言,“目前猪周期的波动仍在低谷期,现在猪价相对较低,但今年下半年不再亏损的可能性较大”。这为市场带来了一定的积极信号,也为从业者提供了信心支持。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