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规模化养猪的不断发展,生殖激素的应用在养猪生产中变得越来越广泛。合理使用生殖激素可以有效调节猪体的生殖机能,提高繁殖效率,并对一些生殖疾病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然而,如果不了解激素的作用机理、猪的体况及生理条件,随意使用或剂量不当,则可能导致生殖机能紊乱,甚至需要淘汰种猪,给猪场带来经济损失。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殖激素配合应用方案,帮助养殖户正确使用这些激素,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 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处理

对于体重达到120kg以上或月龄在8个月以上的后备母猪,如果仍未发情,可先通过调圈、让其接触不同公猪、靠近发情母猪以及增加运动等措施进行调整。若仍无效果,可以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PG)0.4mg,次日再配合孕马血清(PMSG)500-1000IU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50-500IU进行肌肉注射。通常在用药后3-8天内,母猪会发情。为提高产仔率,在配种前1小时可肌肉注射25μg促排2或促排3。
  ### 经产母猪不发情的处理

如果经产母猪断奶后10天仍未见发情表现,且膘情适当,可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PG)0.4mg,次日再配合孕马血清(PMSG)500-1000IU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50-500IU。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子宫感染的母猪,应先经过2-3次治疗后再进行激素注射治疗。
  ### 母猪久配不孕的处理

当母猪发情表现正常但屡配不孕时,可根据具体原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1. **因肥胖导致输卵管堵塞**:应限饲控制膘情。
2. **因子宫内膜炎**:需先清洗子宫并注入长效抗生素处理,随后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PG)0.2-0.3mg,次日肌肉注射孕马血清(PMSG)500-1000IU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50-500IU。
3. **因黄体功能不全导致隐性流产**:可在配种后1-3天每天肌肉注射1次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IU。
4. **连续3个情期仍屡配不孕**:应及时淘汰。
  ### 引产

对于怀孕母猪超过预产期仍不分娩的情况,可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PG)0.4mg,通常在次日即可分娩。在分娩过程中,可重复配合使用缩宫素,每次40-60IU,以促进顺利分娩。
  ### 促进母猪产后康复,缩短产仔周期

产后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PG)0.4mg,可有效促进母猪子宫康复。对于经产母猪,断奶当天可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PG)0.4mg,有助于母猪尽早发情。
  ### 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

在母猪发情中期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2000IU,可促进发情表现,使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配种前肌肉注射促排3号25μg,每头母猪每胎产仔数可提高0.5-1.5头。
  ### 母猪分娩调控

在怀孕母猪预产期前1-2天的早晨7-8时,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PG)0.4mg,可使80%的母猪分娩时间调整至白天,便于管理。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猪瘟超前免疫、南方高温季节以及北方寒冷季节的分娩调控。
  ### 公猪保健

对于性欲不强、精子活力不足的公猪,可一次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0IU或人用丙酸睾丸酮3-5支。对于精子数量不足的公猪,可使用促排3号,每天注射25μg,总用量不超过75μg,分3天完成。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