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猪养殖过程中,许多养殖户都遇到过母猪产程过长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母猪的产程在3小时以内属于正常范围,但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发现,大部分猪场的母猪产程往往超过5小时,甚至有些会超过8小时或更久。这种情况不仅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还可能导致母猪生产性能下降。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母猪产程延长呢?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缺乏运动是一个重要因素。现代养猪场普遍使用限位栏,这使得母猪长期处于固定位置,无法进行有效的运动。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母猪体质下降,分娩时肌肉收缩无力,从而延长产程。其次,胎次对产程也有显著影响。初产母猪由于骨盆较窄,胎儿不易通过产道,容易导致产程延长;而6胎以上的老母猪,则因子宫和腹肌收缩力减弱、腹腔容积增大,同样可能出现较长的产程。
  此外,饲喂不当也是造成母猪产程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母猪在妊娠期间摄入过多饲料,体脂过高,内脏周围堆积大量脂肪,在分娩时会对产道形成压迫,导致胎儿难以顺利产出。另一方面,如果母猪在产前减料过早(如提前7天开始减料),可能导致母猪为了满足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而提前消耗自身储备,最终在分娩时因体能不足而降低子宫收缩力。
  营养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如果母猪在怀孕期间摄入的营养不足,体能在产仔前储备不够,也会导致产程延长。另外,环境应激也可能影响母猪的分娩过程。例如,在夏季高温天气下,热应激会使母猪分娩时子宫收缩力下降,进一步延长产程。
  面对母猪产程较长的情况,养殖户应该如何应对呢?当母猪产下第一头仔猪后,若间隔20分钟仍未见第二头仔猪出生,此时需要采取措施。因为等待时间过长会导致仔猪在子宫内停留时间过久,出现缺氧窒息的风险。但如果直接下手掏仔猪,又可能引发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
  这里介绍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当遇到类似情况时,可以先用输精管探查仔猪是否已经进入产道。如果确认仔猪在产道中,可以用12号针头刺母猪的尾巴尖,连续刺20多次且确保针针见血。完成操作后,通常3分钟左右就会有仔猪产出。如果用输精管未能探到仔猪,则可将人用甲硝唑1瓶加热至36到37摄氏度之间,并搭配40单位缩宫素,通过输精管送入子宫内。约20分钟后即可帮助仔猪顺利产出。这一方法在没有更好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值得尝试。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