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猪肉消费进入淡季,猪价进入下行通道。2024年一季度,生猪价格“淡季不淡”、价格向上运行,2025年一季度会否复刻这一走势?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生猪供应较充足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猪价走势或为弱势震荡,全年价格中枢仍有望高于行业平均养殖成本,但涨价空间有限,成本管控是企业盈利的“胜负手”。

事实上,本轮猪周期演绎至今,生猪养殖端出栏增速不减,叠加猪肉消费复苏力度不足,尽管全行业此前加速产能出清,猪价的涨价表现仍然乏善可陈,去年最高触及20元/kg后便拐头向下。经历了举杠杆高速扩张后,近两年上市猪企普遍将战略重心调整为降成本、降负债,缩减与降低资本开支的规模与节奏。

周期演绎弱化的背景下,华源证券指出,从行业与周期视角看,猪价预测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不同企业的经营效率差异仍十分明显,投资应从“周期思维”向“优质优价”转化。当前生猪板块市场关注度较低,且板块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成本领先企业在2025年盈利确定性较强。

成本为王,周期淡化

本轮猪周期给投资者最大的体验感是价格波动率收窄,即“旺季不旺”,猪价上行空间受限。2024年猪价8月达到年内最高点21元/kg左右,价格在“金九银十”旺季却不及预期,自10月后逐步下行,整个四季度价格震荡下行。

上市猪企的盈利来自规模化养殖带来的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生猪价格上涨空间决定了企业盈利弹性,在猪价中枢价格波动率偏低情况下,“以量补价、成本为王”是规模化养殖场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梳理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等上市猪企近期的调研纪要,企业普遍提到2025年的资本开支较低,经营重点是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提升营运效率。温氏股份表示,2024年公司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约14.4元/kg,同比下降约2.4元/公斤,公司初步制定2025年肉猪(含毛猪和鲜品)销售目标约3300万~3500万头,全年平均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奋斗目标为13元/kg。

牧原股份在互动易平台回复称,2025年在不考虑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下,目标今年阶段性达到12元/kg的成本目标。

“全行业五年多前高举杠杆扩张后,猪周期进入下行,2023年全行业更是重度亏损,透支了资产负债表,行业现金流尚未彻底扭转,产业端补栏积极性偏弱。”前述分析师对记者说:“生猪企业近两年的战略重点是降成本、降负债,即比拼养殖效率而非养殖规模。因此我们认为,成本管理是看待本轮猪周期的核心视角,预测猪价走势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目前,生猪养殖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截至2024第三季度上市猪企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超60%,有6家超过70%。上述分析师认为,2025年大部分时间,生猪价格将在全行业养殖成本线以上运行,上行空间或不及2024年。

华源证券的2025年农业策略报告指出,预计2025年~2035年是国内规模化养猪降速的十年,也是资本逐步走向保守、退潮后的十年,企业预计会更注重盈利质量和资本结构的安全度。

对应2025年出栏量,主要上市猪企的头均市值处在历史底部水平,即便如此,公募基金仍在减仓板块配置。数据显示,四季度养殖产业链基金占比1.02%,环比下降0.34个百分点。从增减幅度看,2024年四季度,基金对生猪养殖公司进行了普遍的减持,其中,减持温氏股份0.14%,减持牧原股份0.16%,主要由于产业对于未来猪价走势较为悲观,出栏前置,市场供应压力较大。

文章来源:养猪网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