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全国标猪价格全线止跌回暖。然而,近期仔猪价格高企以及二次育肥(简称“二育”)的出手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接下来2月至3月的生猪价格走势如何?7月至8月的生猪市场是否会面临断档期?根据农业农村部官方指定平台发布的消息,这些问题已经有了明确指示。
### 1月份三大监测数据揭示市场现状
首先,官方数据显示,1月份规模猪场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增长约4%。这些中大猪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出栏,意味着2月和3月的生猪出栏压力较大。集团企业的生产计划性非常强,缩量挺价的空间有限,预计集团猪企将采取“降价保量”的策略。此外,全国育肥饲料产量同比增长超过4%,进一步佐证了接下来两个月的出栏压力。
其次,新生仔猪的数量同比增幅达到9%左右。由于今年暖冬,养猪业受疫病影响较小,牧原、天邦等上市猪企均表示冬季疫病未对其生产经营造成显著影响。1月份新生仔猪数接近4200万头,预示着6个月后的出栏量较大,7-8月份的猪价难以明显上涨。
最后,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约为4070万头,考虑到繁殖效率(PSY)的增加,这一数字处于产能调控合理区域的上限。如果以每年出栏6.7亿头猪计算,全国只需要2792万头能繁母猪即可满足需求。
### 猪价走势分析
春节后,猪价从15.59元/公斤一路下跌至2月11日的14.39元/公斤。随着二次育肥跌破14元/公斤,部分养殖户开始少量出手,导致近日生猪价格暂时止跌回暖。但官方预测,总体来看,猪价仍将继续下行,在产能没有明显调减的情况下,猪价可能跌破14元甚至13元。
与此同时,官方还预估今年饲料价格将进一步上涨。在利润有限且饲料成本上升的情况下,现在增养补栏的风险较大。
### 是否应进行二次育肥或高价购买仔猪?
当前是否应进行二次育肥或高价购买仔猪?通过上述官方监测数据分析,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已一目了然。官方明确建议,上二育和高价购买仔猪需要非常谨慎。此时上二育相当于“抬轿子”,等到大肥上市时,消费市场可能已经饱和。而高价购买仔猪主要是为了搏一搏7-8月份的季节性断档期,但由于今年新生仔猪数量处于高位,加上暖冬的影响,仔猪成活率较高,7-8月份的猪价难以明显上涨。
此外,行业观察显示,仔猪价格已经开始下调,某大型猪企的仔猪价格已经下调50元/头,并且预计后市仔猪价格将继续下跌。
### 官方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官方建议养殖户尽快调减产能,尤其要避免逆势扩张。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保持谨慎的态度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最佳策略。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