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猪肉消费进入淡季,猪价步入下行通道。根据最新数据,2月13日全国生猪价格报14.44元/公斤,同比下跌9.92%,环比下跌12.06%,为2024年5月以来最低价格。行业自繁自养头均盈利缩水至约310元/头。
回顾2024年一季度,生猪价格表现出“淡季不淡”的特点,价格向上运行。然而,2025年一季度是否会复刻这一走势?业内人士认为,在生猪供应充足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的猪价走势可能呈现弱势震荡,全年价格中枢虽有望高于行业平均养殖成本,但涨价空间有限。因此,企业能否有效控制成本成为盈利的关键因素。
本轮猪周期中,生猪出栏量持续增加,而猪肉消费需求复苏力度不足,尽管全行业此前加速产能出清,猪价上涨表现依然乏力。2024年最高触及20元/公斤后便开始下滑。经历了杠杆扩张后的高速发展阶段,近两年上市猪企普遍将战略重心调整为降成本、降负债,并缩减资本开支的规模与节奏。
华源证券指出,随着猪周期弱化,猪价预测难度加大,不同企业的经营效率差异显著。投资策略应从‘周期思维’向‘优质优价’转变。当前生猪板块市场关注度较低,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成本领先的企业在2025年的盈利确定性较强。
根据Mysteel统计,1月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为15.69元/公斤,同比上涨10.96%,主要受春季备货提振。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发布了2025年1月的经营情况,尽管猪价小幅回落,销售收入普遍环比下滑,但销量和收入的同比变化情况呈现分化。大市值猪企如温氏股份和新希望的生猪销量和销售收入环比均下降;而小市值猪企唐人神和天康生物则表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
分析人士指出,2024年下半年以来,能繁母猪效率提升,存量能繁母猪仍超过4000万头,生猪供应逐步恢复至弱宽松局面。预计2025年一季度猪价将偏弱势运行,因为需求端尚未出现强力提升预期。
本轮猪周期的特点是价格波动率收窄,“旺季不旺”,猪价上行空间受限。规模化养殖场通过降低养殖成本和提高营运效率来保持竞争力。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等上市猪企表示,2025年将继续专注于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由于前几年高举杠杆扩张,猪周期进入下行阶段,2023年全行业重度亏损,资产负债表透支,现金流尚未彻底扭转。因此,近两年猪企的战略重点转向降成本、降负债,比拼养殖效率而非规模。成本管理成为看待本轮猪周期的核心视角,预测猪价走势的重要性有所减弱。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上市猪企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超过60%,部分企业甚至超过70%。分析师认为,2025年大部分时间,生猪价格将在全行业养殖成本线以上运行,但上行空间可能不及2024年。
华源证券预计,2025年至2035年是国内规模化养猪降速的十年,资本将更加保守,企业将更注重盈利质量和资本结构的安全度。目前,主要上市猪企的头均市值处于历史底部水平,公募基金也在减仓板块配置,反映了对未来猪价走势的悲观预期。今年以来,猪产业指数累计下跌2.22%,跑输主要市场指数。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