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即将进入下旬,国内生猪市场的走势整体偏弱。月初时,由于春节假期的影响,猪价维持在高位震荡。然而,随着节后购销活动逐渐恢复,需求支撑不足,加上养殖端加快出栏速度,猪价迅速下跌,标猪均价累计下降近8.4%,屠企报价回落至7.2元/斤左右。
进入中旬后,生猪市场呈现出一定的筑底回暖趋势,价格以稳中偏强为主。支撑这一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二次育肥的入场积极性有所回升,补栏标猪的现象增多;另一方面,养殖端的出栏节奏放缓,部分散户和集团猪企采取了缩量挺价的操作。此外,消费需求也逐步恢复,学生返校带动了餐饮需求的增加,主流屠宰企业的开工率有所提升。在此背景下,国内标猪报价一度涨至14.75元/公斤左右。
然而,猪价进一步上涨仍面临多重压力,市场基本面依然偏空,具体分析如下:首先,随着生猪价格的上升,二次育肥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北方部分养殖户的补栏成本已接近8元/斤,这使得市场对猪价前景较为谨慎,抑制了二次育肥的积极性。其次,尽管目前部分养殖端存在扛价惜售的情况,但由于本月集团猪企的出栏计划较多,中下旬可能出现逢高增量出栏的现象,3月份起标猪供应或将进一步增加,猪价前景仍然面临破位下降的压力。最后,消费端的需求跟进不足,学生返校和工厂复工带来的需求支撑有限,南北地区的白条购销依旧冷清,屠宰场订单缺乏增量,根据机构数据,样本屠宰企业开工率仅维持在22.3%左右,消费对猪价的支撑作用较弱。
综合来看,基于市场多方因素,理性判断猪价上涨的支撑力不足。受二次育肥情绪变化及养殖端出栏节奏调整的影响,生猪市场或将维持震荡偏弱的走势。最新反馈显示,受屠企调价收猪影响,预计2月20日外三元瘦肉型标猪出栏均价将上涨0.1元/公斤,屠宰场报价跌至14.83元/公斤。未来需密切关注市场购销情绪的变化。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