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二月已过半。元宵节后,国内生猪购销情绪出现分歧。最近几天,受饲料成本上涨和生猪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集团猪企的出栏意愿减弱,导致生猪供应过剩的压力有所减轻。同时,消费需求逐渐回升,屠宰场开工率也小幅上调。尤其是学生全面开学后,堂食需求明显改善,部分地区还出现了零星的二次育肥操作,标肥猪价格差异依然显著。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猪价呈现出震荡偏强的走势,国内标猪均价从节后的14.39元/公斤回升至14.6元/公斤。
然而,根据最新数据,此次猪价上涨可能缺乏持续性,仍面临着供需基本面偏空的局面。未来一到两天内,猪价下跌的可能性较大。一方面,在供应端,本月生猪出栏节奏较慢,特别是由于春节假期和需求不足,集团猪企的出栏水平较低,未能完成月度出栏计划。调研显示,样本173家企业本月计划出栏生猪1117万头,但由于有效出栏时间减少,日均出栏量仍然较高。短暂的猪价上涨后,集团猪企或将恢复出栏节奏,适重猪源供应将进一步增加。
另一方面,在需求端,节后消费整体偏弱,尽管务工人员返岗、学生返校使得餐饮和堂食需求略有回升,但居民多以家庭消费为主,旅游和餐饮消费缺乏增量,内销市场的猪肉购销较为冷清,仍处于周期性淡季。目前,样本屠宰场的开工率回升至22.08%,但仍低于节前一周近30个百分点,相比正常月份偏低10个百分点以上。消费跟进不足,市场对猪源的承接能力欠佳。
基于市场变化,当前二次育肥和屠企分割入库的情绪较为谨慎,市场抄底意愿不高,猪价仍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北方地区由于需求承接不足,集团猪企出栏意愿有所提升,生猪报价逐步转弱,屠宰场开始压价收猪。预计2月15日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4.61元/公斤,较前一天微涨0.01元/公斤,市场呈现“北弱南稳”的局面。后市需关注集团猪企出栏及需求跟进的变化,以及二次育肥入场的表现。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