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节长假结束以来,菜粕价格在首个交易日开盘便迎来了新高位。截至2月5日,菜粕主力合约RM2505报收于2565元/吨,涨幅达到4.35%。市场现货基差报价也由年前的负基差整体拉涨至平水后转为正基差。虽然菜粕价格大体跟随豆粕行情波动,但受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其波动幅度或将超过豆粕。2月菜粕价格开局表现出强劲的涨势,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后续走势又将如何?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从供应端来看,根据Mysteel农产品调查数据显示,第6周海地区油厂菜籽加工总量为3.1万吨,周度开机率为8.26%,菜粕当周总产量为1.83万吨,较上周增加0.3万吨,产粕量整体仍处于中低水平。尽管加工利润方面盘面毛利为-14元,现货榨利却达到了71元/吨,企业利润相对较好,因此油厂在年前保持了较高的开机率。然而,由于菜粕在水产料需求处于淡季,菜粕库存维持在4.85万吨附近,与春节前变化不大。此外,2月份菜籽到港量预计较少,油厂对后市买船节奏暂未明确,现阶段油厂菜籽库存为48.25万吨,这将对未来压榨及菜粕供应产生限制,对菜粕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从需求端来看,1月份饲料企业对菜粕保持刚需补库状态,节前备货均延续至元宵节前后。2月初,在菜粕高价位的推动下,下游节后补货情绪快速升温。据统计,第6周沿海地区油厂双低菜粕成交量为4.5万吨,贸易市场颗粒菜粕成交量为3.5万吨,订单提货多集中在2月至4月。然而,截至2月12日,RM2505止涨走低,菜粕市场现货价格回调50元/吨,贸易市场积极出货,而下游饲料企业已适量补库,大多持观望态度。
  从竞品端来看,节后豆粕市场迎来“开门红”。全国豆粕现货均价较节前低点上涨559元/吨,涨幅达19.15%。节后刚性补库需求以及油厂开机尚未完全恢复,导致豆粕现货供应紧张。同时,巴西大豆收割缓慢,大豆到港减少,部分地区工厂存在较长时间断豆停机计划,进一步加剧了紧张情绪,支撑豆粕现货基差强势走高。菜粕市场也因此受到大豆及国内豆粕价格反弹的带动,在2月初呈现出高涨态势。
  总而言之,当前菜粕行情虽有小幅回落,但在前期高价位的推动下,贸易商及饲料厂滚动补库,实际成交量较节前显著增加,市场热度有所减弱,持货商目前以谨慎观望为主。据市场消息,2月4日美国总统决定推迟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延缓期为30天,缓解了美国农产品出口需求的担忧。2月5日,中方接受加拿大政府申请,将听证会转变为意见陈述会,将于2月20日听取加拿大各相关利害关系方的意见。国际贸易局势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中、加、美三国均为重要的油菜籽贸易大国,关税等政策变动将影响全球菜籽贸易格局。如果反倾销调查迟迟不落地,后续新的菜籽供应可能充足,叠加替代品的竞争压力,菜粕价格或将面临下行压力。预计菜粕后期价格将以震荡运行为主,需重点关注菜籽买船和洗船情况、菜粕进口动态以及中加贸易磋商进展。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