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元宵节的到来,生猪市场经历了短暂的二育(二次育肥)入场后,猪价逆势反弹。然而,由于二育活动迅速降温,猪价再次转弱。不过,随着元宵节带来的节日效应,下游市场的猪肉购销需求回升,国内主要城市的白条肉购销积极性增强。同时,养殖端出栏节奏放缓,北方地区的屠宰企业因供应压力减轻而挺价缩量,导致猪价再度呈现偏强运行态势。
目前,生猪市场正处于‘7元保卫战’的关键时期,标猪出栏均价为14.43元/公斤。南北各省市的生猪报价在14.15至15.2元/公斤之间波动,其中西北地区猪价普遍跌破14元/公斤。这一价格水平反映出当前市场供需关系的微妙变化。
从生猪购销反馈来看,支撑猪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两点:首先,元宵节后农村务工人员陆续返城,学生全面开学,城市消费逐渐回暖,批发市场白条肉购销热度回升,餐饮和堂食需求预期增强。其次,节后养殖端持续增量出栏,但因饲料成本大幅上涨,豆粕价格飙升至近4000元/吨,养殖端低价认卖意愿减弱,部分大型猪企减少出栏量以惜售,生猪供应压力有所缓解。
尽管如此,此次猪价上涨仅为短期反弹,并非长期反转。春节刚过,消费市场仍处于周期性淡季,预计2月至6月期间,猪肉购销表现将持续冷清,屠宰场开工率也将维持低位。此外,当前生猪期货合约价格低于现货价格,市场对未来走势持悲观态度,这使得养殖端挺价惜售难以持久,生猪供应压力仍然存在。
根据母猪存栏变化预测,2024年4月国内母猪存栏将触底3896万头左右,影响未来10个月的标猪出栏量。据月初机构调研数据显示,国内样本猪企本月计划出栏1117万头,虽然环比下降11.5%,但日均出栏压力依然较大。因此,短期内猪价虽有反弹迹象,但受制于供需基本面,市场仍需关注集团猪企出栏、二育入场以及屠宰场开工率的变化。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