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越来越多的小型养殖户选择退出市场。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养猪人不应妄自菲薄,而应从管理、生产设施和生产技术等多方面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改进。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管理方面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对于散养户或规模较小的养殖户来说,在养猪场建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猪场的发展和效益。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养殖观念落后**:由于缺乏对现代养猪业发展形势和技术进步的了解,农民们往往凭传统经验和部分从他处学来的所谓‘经验’盲目进行养殖,导致生产效益低下甚至失败。因此,需要通过提供信息、科技示范、加强政府和技术推广部门的服务力度,逐步改变从业者的养殖观念,促进农村养猪业逐步实现现代化。
2. **投入不足**:现代养猪业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中小猪场应积极利用国家在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加投资,或将所得效益的一部分用于再生产,规范养殖行为,提高管理水平。
3. **科学素养和生产技术水平低**:调查显示,多数从业人员缺乏科学素养和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念,只注重眼前效益,导致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广困难。需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其科学素养和技术水平。
4. **生产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差**:大多数中小猪场是单独生产经营的,缺乏生产计划,生猪销售受经销商左右,自主经营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建立协会性质的组织或参与公司+农户的模式,规范化管理,将生产、服务和销售有机结合,可以提高抗风险能力,稳步发展生产。
### 生产设施方面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生产设施的简陋是许多农村猪场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 **选址、建筑设计、生产设备不符合防疫条件**:职能部门应积极推广简便可行的无公害处理方法,引导农民进行简易改造。对新上马的养猪场要严格控制,尽量按动物防疫要求一步到位地进行建设。
2. **不能全进全出,导致疾病循环感染**:改进办法是用隔墙将猪舍分成若干单元,每一单元内实行全进全出,避免不同批次猪之间的交叉感染。
3. **猪舍设备简单,卫生消毒不严格**:正确的消毒操作程序包括清理、冲洗、刷刮、药物消毒、熏蒸消毒以及空圈5-7天。熏蒸消毒时,每立方米空间需使用福尔马林32毫升、水16毫升和高锰酸钾16克。母猪入产房前应洗澡并消毒,进入产房后,还需对猪蹄进行清洗和消毒。
### 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生产技术的落后也是影响养猪效率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如下:
1. **公猪缺乏运动**:为保证公猪的运动量,每天应由饲养员逐头驱赶到舍外运动1小时,运动方式应先慢、后快、再慢。夏天应在早晨和傍晚进行,冬天则应在中午进行。
2. **妊娠母猪胖瘦不均**:主要原因是妊娠期小群饲养,群体采食,虽然群体定量饲喂,但母猪采食量差异大,造成肥瘦不均。解决的办法是单圈或定位饲养,或采用半定位栏饲喂。
此外,还应防止母猪产后综合症、仔猪腹泻、乳猪补料量不足等问题。猪场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有条件的应定期进行抗体监测,根据抗体水平进行免疫。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