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新建猪舍采用大栏养殖模式并引入干湿料槽及自动送料系统等机械化设备,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效率的重要举措。通过这种新型养殖方式,可以实现肉猪全程自由采食,降低饲养天数,提高肉猪的正品率,减少人力投入。本文将详细介绍“大栏+干湿料槽”的五大优势,并提供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 一、“大栏+干湿料槽”的五大优势

1. **改善通风与健康**:大栏养殖改变了传统猪舍的面积布局,使得猪舍内通风条件更好,湿度更低。猪群的运动空间更大,活动更加灵活,健康状况显著提升,疾病发生率降低,药费也随之减少。

2. **增加饲养密度**:大栏养殖允许更大的饲养密度。按照标准猪栏面积(3.8米×6米=22.8平方米),每头猪需要1.8平方米的空间,原本只能饲养12.5头猪的大栏,现在可以增加10%的饲养量,实现养殖数量的“倍增”。

3. **提高喂养效率**:使用干湿料槽后,养户可以一次性加料90公斤,减少了频繁定餐定量的劳动时间。猪群可以自由采食,避免了暴饮暴食和争食应激现象,饲料摄入均匀,猪只生长更为均衡。

4. **缩短上市周期**:虽然全程饲料用量略有增加,但猪群的健康度提高了,偏差和偏弱猪只的数量减少,个体体重差异缩小,上市天龄缩短,至上市日的增重、上市率和正品率都得到了显著改善。

5. **降低存栏风险**:相比传统的175天上市周期,使用大栏和干湿料槽的方式可以将上市天龄缩短7-9天,降低了存栏风险,提高了栏舍的周转率,进一步提升了经济效益。
  ### 二、“大栏+干湿料槽”三注意

尽管“大栏+干湿料槽”的养殖模式带来了诸多好处,但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对于新养户来说,掌握正确的饲养管理流程至关重要。以下是三项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抓住关键管理点**:由于大栏养殖改变了猪群的数量和群体特性,外界因素如天气变化、管理不当等容易导致猪群不稳定。因此,在进苗、转料前、疫苗接种前以及发现弱小猪只时,应及时进行分栏调整和护理,确保猪群的稳定。

2. **加强健康观察**:对于采用干湿料槽自由采食的小猪,特别是30天龄以内的幼猪,每天每栏都需要认真观察其健康状况。建议在以下情况下采用副料槽进行分餐喂料:
- 在30天龄以内,进行定时定量分餐喂料,以便及时发现并护理偏差或偏弱的猪只。
- 全群免疫接种、保健用药拌料或饲料品种过渡时。
- 白天充分分餐喂料,中午添加青饲料,确保早晚有充足的饲料供应。

3. **优化硬件设施**:为了改善大栏改造后的定位问题和卫生、湿度控制难题,可以对硬件设施进行细节改造。例如,更改干湿料槽的安装位置(不要放在中间),改良流水落点(设置在料槽对角),便于控制卫生和湿度。还可以尝试将饮水、排粪便区与休息区分开,一边用于进食和饮水,另一边用于睡觉(配备保温箱),从而区分吃与睡的功能区域。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