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生粕的特性及鉴别方法

花生粕是通过脱壳花生果经过有机溶剂提取或预压浸提法提取油脂后的副产品。它通常呈现淡褐色或深褐色,形状为小块状或粉状,并可能含有少量的花生壳。常见的掺杂物包括泥土、砾石等较重物质以及花生壳粉。为了确保其质量,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鉴别方法:
  #### 1. 常规检测法

正常的花生粕粗蛋白含量一般在40%以上,灰分含量应低于7%。因此,通过检测水分、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是控制其质量的有效手段。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确定花生粕是否符合标准。

#### 2. 感观识别法

正常花生粕的颜色较为鲜艳,具有疏松的手感。如果用手抓取时感觉较沉,且颜色黯淡,则可能是掺假的花生粕。

#### 3. 盐酸法

将适量的10%盐酸加入花生粕中,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气泡。但如果掺入了砂石等物质,则会产生大量气泡。

#### 4. 掺入花生壳粉的识别

取1克样品置于50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100毫升5%氢氧化钠溶液,煮沸30分钟后加水至500毫升,静置并弃去上清液。再加200毫升水继续煮沸30分钟。最后,在50至100倍显微镜下观察残渣,若发现黄褐色乃至暗褐色破片,并伴有斜交叉的细纤维,则说明掺有花生壳粉。
  在我国华南部分地区,采用一次压榨法提取花生仁中的油脂,所得产品称为花生仁饼。这种产品的形状为薄片状,粗蛋白和含油量均高于花生粕,掺假现象相对较少。

### 菜籽粕的特性及鉴别方法

菜籽粕是由菜籽榨油后残留物加工而成,价格相对较低,掺假现象较少。正常菜籽粕呈黄色或浅褐色,色泽新鲜一致,粗粉状且具有浓厚的油香味,无发酵、发热、结块及异味。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种皮碎片互相分离,种皮薄且质地脆,无光泽。其蛋白含量应高于35%,灰分应小于14%。若超过此范围,则可能存在掺假现象。
  #### 1. 感观检查

正常的菜籽粕颜色鲜艳,具有浓厚的油香味和一定的油光性,手感疏松。而掺假的菜籽粕油香味淡,颜色暗淡,手感较沉。

#### 2. 盐酸检查

将适量的10%盐酸加入菜籽粕中,正常情况下不会有气泡产生。如果掺入了砂石等物质,则会有大量气泡产生。

#### 3. 四氯化碳检查

取5到10克菜籽粕放入犁形分液漏斗或小烧杯中,加入100毫升四氯化碳,搅拌后静置10到20分钟。由于菜籽粕比重较小,会漂浮在四氯化碳表面,而矿砂、泥土等较重物质则会沉于底部。分离沉淀物后,放入已知重量的称量盒中,在10℃烘箱中烘15分钟,取出冷却后称重,计算掺假物含量。正常情况下,掺假物含量应在1%以下,若有掺假,含量可达5%到15%。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