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烘干消毒是防止饲料传播病原体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烘干和消毒措施,可以有效保障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以下是饲料烘干消毒的标准和相关要求:
  ### 1. 烘干温度与时间

在饲料生产过程中,高温蒸汽热处理工艺是确保饲料安全的关键步骤。调质温度应达到80℃以上,并持续至少60秒。对于饲料原料的烘干,温度通常控制在80℃至120℃之间,具体温度需根据原料种类和含水量进行调整。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去除水分,还能有效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 2. 消毒效果验证

为了确保烘干后的饲料无病原体污染,必须进行严格的病原检测。重点检测对象包括非洲猪瘟病毒(A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等常见病原。此外,饲料还需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的要求,例如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不得超过10 µg/kg,沙门氏菌不得检出。这些指标的严格控制有助于保证饲料的安全性。
  ### 3. 消毒设备要求

高效的烘干和消毒设备是实现良好消毒效果的基础。饲料厂应配备先进的烘干设备,确保温度和时间的精准控制。同时,饲料厂入口需设置全车覆盖的车辆消毒设施,以防止外来病原体带入。烘干设备也需定期进行彻底消毒,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 4. 操作流程

饲料原料在烘干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去除杂质和霉变部分,以提高烘干效果。烘干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操作,确保饲料含水量降至10%以下。烘干后的饲料应冷却至室温再进行储存,避免高温对营养成分的破坏。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
  ### 5. 记录与追溯

建立详细的消毒记录是确保饲料安全的重要手段。记录内容应包括烘干温度、时间、批次号等信息,以便于后续追溯。完善的追溯体系能够帮助快速定位问题源头,在出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通过严格的记录和追溯机制,可以有效提升饲料生产的管理水平,保障产品质量。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