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流产是猪场常见的问题,对农场经济造成显著损失。处理不当,损失可能加剧。以下我们将探讨流产原因及处理方法。

1. 疾病因素:蓝耳病、伪狂犬病、猪瘟、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等疾病均可能导致母猪流产。蓝耳病引起的流产,母猪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流产仔猪大小相似,带有红色症状。伪狂犬病导致的流产,母猪采食情况通常不受影响。

2. 应激因素:疫苗接种和药物保健也可能引发流产。油剂疫苗接种产生的应激较大,易导致母猪流产。

3. 管理因素:如地面湿滑、拥挤、母猪跌倒、咬架、受惊吓或饲养员不当操作(如鞭打、踢推)都可能对母猪子宫和胎儿造成直接或间接冲击,导致后期怀孕母猪流产。不良环境条件,如阴冷、潮湿和空气不流通,或冬季饮用冰冷水,也可能引起流产。

处理流产母猪的步骤如下:

1. 流产后,将母猪移至断奶母猪舍,最好单独关栏,按分娩后的护理标准照顾。

- 清宫是关键:使用能促进异物排出、消肿镇痛和促进黏膜再生的宫炎净100ml进行灌注。

- 抗菌消炎是保护:选择对子宫致病菌高度敏感且药效持久的恩诺沙星或头孢噻呋,推荐使用恩诺沙星注射液15-20ml肌注,一次即可。

2. 流产后第一个情期不配种。尽管母猪在流产后3-5天可能出现发情,但这个阶段配种是不适宜的,因为此时母猪的生殖功能尚未恢复,会导致高返情率和低产仔数。

正确的配种时机:应等到下一次发情再配种。流产母猪需要18-20天来恢复子宫和产道。在此期间,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和硒等生殖营养,以帮助母猪恢复体况和生殖机能。对于虚弱或严重感染的母猪,建议在优饲后下一个情期再进行配种,以恢复其正常的发情和繁殖功能。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