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我国生猪市场呈现出供需双方激烈博弈的态势。此前,猪价触及端午节后的高点,养殖端出栏积极性提高,但由于消费端表现疲软,屠企开工率低,猪价开始下滑,市场呈现连续下跌的态势。然而,猪价下跌并未持久,集团猪企的市场影响力增强,结合生猪产能的去化情况,养殖端惜售情绪回升,供应紧张,猪价再次反弹,全国多地猪价上涨。根据最新数据,7月13日,猪价上涨0.19元,外三元生猪均价达到18.73元/公斤,全国7个主要产区均呈现上涨趋势,屠企调价幅度在0.1~0.4元/公斤。在华北、东北、西北、南方等地,猪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尽管消费需求方面,屠企开工率低位,日均屠宰量不足,批发市场购销平淡,白条猪价格下跌,但市场接货不积极,存在剩货现象。猪肉消费水平较低,炎热天气影响居民购买力,集团消费支撑有限,白条需求不佳。在供应端,养殖端出栏意愿不强,散户和集团猪企观望情绪浓厚,适重猪源流通减少,部分地区仍有补栏需求。因此,猪价在短期内呈现上涨趋势,但受限于消费需求低迷,屠企开工率下降,预计猪价上涨难以持久。未来走势将取决于规模猪企的出栏节奏和屠企的开工率变化。总结,目前猪价受到供需双方因素影响,短期内呈现上涨态势,但长期走势还需关注市场供需动态。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