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电商平台兽药销售乱象及其对产业生态的深层影响

随着电商快速发展,兽药网络销售乱象频发,存在无证经营、售卖假劣药品、虚假宣传和运输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威胁动物健康、食品安全与公共安全。本文深入分析电商兽药销售的四大违规现象及其对正规企业、养殖户和基层兽医体系的系统性冲击,指出监管困境并提出完善法规、强化平台责任、加强协同执法和提升养殖户认知等综合治理建议,呼吁构建政府、平台、行业与社会共治的兽药安全生态体系。

新五丰三季报业绩承压:营收微增亏损扩大,现金流与债务压力凸显

湖南新五丰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微增2.27%至53.90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316.75万元,同比下滑1171.47%,主业持续承压。三季度单季营收下降16.47%,净利润亏损扩大,反映行业周期与成本压力加剧。尽管毛利率同比提升44.53%,但净利率跌至-0.29%,期间费用侵蚀利润。货币资金下降25.79%,经营性现金流仅覆盖流动负债4%,债务利息压力大。公司拟使用2.1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流,凸显资金紧张态势。本文深度解析新五丰财务风险与运营挑战。

猪价触底回升:供需博弈下的阶段性回暖

10月以来,生猪市场经历先跌后涨的波动行情。受供应增加影响,猪价一度创年内新低,但随着北方降温带动消费需求回升、二次育肥入场及屠宰量上升,猪价迎来阶段性反弹。本文结合Mysteel数据,分析当前生猪供需格局、短期回暖动因与中长期出栏压力,并展望11-12月猪价走势,指出在供需双增背景下,猪价或将维持区间震荡,建议市场参与者理性应对频繁的阶段性波动。

从罗定死猪事件看养殖行业监管与责任担当

广东罗定‘粤光肉联’被曝露天堆放超200头死猪,引发食品安全广泛关注。涉事企业无处理资质,已被依法查处,7人被控制。文章深度解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法规、行业监管漏洞及公共健康风险,并呼吁加强全过程追溯与社会监督,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高成本与低猪价夹击下的广东养猪困局

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猪肉消费省之一,面临本地生猪供应不足与外调受限的双重压力,叠加高昂饲料成本、严苛环保政策及市场不公平竞争,导致养殖户普遍亏损。本文深入分析广东养猪业陷入‘剪刀差’困境的根源,并提出技术升级与政策优化并举的破局路径。

山东玉米价格上涨背后:供需博弈与东北市场困局

近期山东玉米价格因供应减少、惜售情绪升温及东北外运受阻出现短期反弹,但缺乏持续上涨基础。本文深入分析当前玉米市场供需格局、区域价格分化原因,并展望后市走势,指出在政策未明、流通不畅背景下,市场仍处磨底阶段,反弹或难持久。

逆境突围:上市猪企加码布局背后的行业变革与生存博弈

在2025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新希望、傲农生物、双汇发展等多家上市企业逆势加码投资超7亿元,布局育种、饲料、养殖与屠宰加工全产业链。本文深入分析龙头企业逆周期扩张的战略意图,揭示中国养猪业正加速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协同化转型的趋势,并探讨中小养殖户的生存挑战与‘反内卷’出路。

从剧烈波动到平稳调控:中国猪周期的转型之路

本文深入分析中国生猪市场的周期性波动——‘猪周期’的演变规律与调控机制。从能繁母猪存栏量对猪价的预测作用,到非洲猪瘟、环保政策等外部冲击的影响,系统解读国家自2009年以来建立的生猪产能调控体系。文章介绍‘三抓两保’、分级预警、逆周期调节等精细化政策工具,并展望在规模化养殖和技术升级背景下,猪周期正逐步走向‘可控、可预期’的新常态,推动中国畜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目前规模化养猪场驱虫方面的误区及改进措施

本文分析了规模化猪场在控制猪体内寄生虫方面存在的三大误区:忽视寄生虫的隐性危害、只重视蛔虫而忽略鞭虫和结节虫、过度关注驱虫药成本而轻视效果。详细阐述了体内和体外寄生虫对猪健康与生产性能的影响,强调科学驱虫方案的重要性,并提出选择高效、广谱、安全驱虫药物的原则,以降低经济损失,提升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