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价格行情

生猪 11.49

较昨日下降 -0.06

玉米 2249

较昨日上涨 +3.00

豆粕 3090

较昨日上涨 +20.00

下载猪博士,订阅当地每日最新价格行情 订阅

地区 价格 比昨日 地区 价格 比昨日
华东 上海 11.67 -0.17 华南 广东 12.23 0.04
山东 11.58 -0.15 广西 11.12 -0.13
安徽 11.56 -0.13 海南 14.37 0.00
浙江 11.80 -0.15 西南 重庆 11.53 -0.02
江苏 11.60 -0.17 四川 11.53 -0.02
福建 12.29 -0.24 云南 11.44 -0.04
华中 江西 11.48 -0.07 贵州 11.07 -0.06
湖北 11.34 -0.15 东北 黑龙江 11.59 0.00
河南 11.54 -0.10 吉林 11.48 -0.10
湖南 11.39 -0.08 辽宁 11.53 -0.04
华北 北京 11.69 -0.06 西北 陕西 11.38 -0.12
天津 11.70 -0.07 甘肃 11.45 -0.13
山西 11.32 -0.13 青海 11.62 -0.13
河北 11.59 -0.14 宁夏 11.61 -0.11

推荐     行情     动态     企业     技术     付费阅读    

09月09日生猪行情汇总(元/公斤)

本文提供的行情价格为预测数值,仅供参考。了解最新的市场趋势和价格预测,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9月9日全国生猪价格最新消息〡明日猪价

9月9日全国生猪价格参考,内容由天天新猪价提供。本文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旨在为读者提供最新的生猪市场价格信息,仅供学习和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9.9明日猪价早知道,全国最新猪价信息

本文提供明日猪价的最新预测,深入分析猪肉市场的供需变化及价格走势,帮助养殖户、经销商及相关从业者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策略。

四度或将涨至12元/斤?8月头均盈利648元,9月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4年8月以来的生猪市场价格走势,探讨了四季度猪价可能涨至12元/斤的原因。文章指出,尽管8月份养殖户头均盈利达到648元,但随着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变化,未来猪价仍存在不确定性。同时,文中还讨论了仔猪和二元母猪的价格波动及补栏情况,并结合供需关系和节日因素,对未来猪价进行了展望。

9月猪价或将呈“先强后弱”的走势?

文章分析了2024年9月的生猪市场情况,指出由于前期压栏及二次育肥适重猪源供应增加,以及消费支撑转强,但受居民饮食结构变化和猪肉涨价影响,猪价或将呈现“先强后弱”的走势。文章还提到8月份猪价的波动情况,并预测9月初猪价可能再次上涨,但面临冲高回落的风险。最后,文章强调了供需调整对猪价的影响,预计9月初猪价将面临高位回落的压力。

转结余+新玉米入市 玉米价格走向开始明朗

本文分析了近期山东及东北地区的玉米市场动态,包括到货量、价格波动、企业采购策略等。同时关注新玉米入市速度对价格的影响,并探讨了小麦市场的价格波动及政策性收储的动态。文章指出,尽管山东企业需求有所回升,但整体供应宽松,短期内玉米价格缺乏大幅上涨的基础,未来将主要受新玉米入市和政策因素影响。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小麦市场的传统旺季即将到来,以及贸易商建库和下游备货的情况。

09月08日生猪行情汇总(元/公斤)

本文提供的行情价格为预测数值,仅供参考。了解最新的市场趋势和价格预测,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三连涨!猪价回落,年内猪价峰值已过?

今年5月以来,生猪养殖行业迎来盈利并持续至今。近期猪价总体偏强运行,市场供应缩量,7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合理区域。受强降雨天气等因素影响,生猪上市数量减少。养殖场户看好开学和中秋国庆消费利好,压栏和二次育肥现象有所增多,推动猪价震荡走高。随着前期压栏肥猪陆续出栏,后市猪价上涨势头可能减缓,但立秋后北方天气转凉,猪肉消费将持续增加。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引导养殖场户保持合理生产节奏,避免价格急涨转急跌,并继续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和灾后防疫工作。

如何看待生猪9月行情?下半年养猪还能赚钱吗?

据我的钢铁农产品网分析,今年生猪行情预计会经历先涨后跌的过程。文章详细探讨了影响猪价的各种因素,包括天气、养殖端情绪、二育行为、供需变化及宏观经济影响。建议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价格波动,保障自身利益。同时,消费者也应根据行情合理安排猪肉消费。特别关注9月和四季度的市场变化,以及二育节奏对猪价的影响。

证券日报:头部上市猪企上半年研发投入均超3亿元

随着猪价回暖,上市猪企业绩普遍报喜,‘扭亏为盈’成为半年报关键词。生猪养殖行业进入全面盈利阶段,头部企业在生物安全、种源和智能化三大科技发展方向上加大研发投入,助推行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型。研发的高投入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进一步降低了养殖成本,部分企业的完全成本已降至14元/kg左右,未来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