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价格行情

生猪 11.77

较昨日下降 -0.07

玉米 2206

较昨日上涨 +5.00

豆粕 3110

较昨日上涨 +10.00

下载猪博士,订阅当地每日最新价格行情 订阅

地区 价格 比昨日 地区 价格 比昨日
华东 上海 12.10 -0.11 华南 广东 12.57 0.02
山东 12.06 -0.05 广西 11.25 -0.10
安徽 12.03 -0.09 海南 14.39 0.03
浙江 12.35 -0.08 西南 重庆 11.36 -0.11
江苏 12.13 -0.12 四川 11.49 -0.17
福建 12.72 0.00 云南 11.44 -0.04
华中 江西 11.82 -0.09 贵州 11.21 -0.07
湖北 11.60 -0.14 东北 黑龙江 11.72 -0.01
河南 11.89 -0.12 吉林 11.62 -0.19
湖南 11.57 -0.08 辽宁 11.77 -0.11
华北 北京 12.01 -0.11 西北 陕西 11.63 -0.09
天津 12.02 -0.11 甘肃 11.75 -0.08
山西 11.71 -0.16 青海 11.93 -0.07
河北 11.94 -0.11 宁夏 11.90 -0.06

推荐     行情     动态     企业     技术     付费阅读    

玉米价格节节走高 后市何去何从?

玉米期价近期强势反弹,主要受北方新粮上市节奏偏慢、价差改善和消费端补库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华北地区企业收购价居高,预计短期价格将持续走强。然而,淀粉由于供给宽松和成本下降预期,可能表现弱于玉米。分析师建议关注玉米逢回调买入和买玉米抛淀粉的套利机会,同时警惕新粮集中上市后价格压力。

玉米价格节节走高 后市何去何从?

玉米价格近期强势反弹,主要受北方新粮上市节奏偏慢、价差改善和消费端补库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华北地区企业收购价高企,养殖利润回升带动玉米需求回暖。淀粉方面,四季度供需转为宽松,价格可能承压。分析师建议关注玉米逢回调买入和玉米抛淀粉套利的机会,短期玉米市场仍偏紧,但中期需考虑新粮集中上市的压力。

一文分析近期生猪态势

本文分析了近期生猪现货价格上涨的原因,包括生产端的供应阶段性不足、需求端的季节性变化和非洲猪瘟后产业集中度提高。同时,探讨了上市企业出栏量的增加、猪肉进口比例的波动、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的变化,以及屠宰和批发市场走货状况。总结来看,当前产能过剩,猪价上涨主要由季节性和需求反弹驱动,进口猪肉供应受制于利润和需求,而居民消费恢复基本充分,市场供需错位可能影响猪价走势。预计猪价调整将持续,产能去化是关键。

未来5-10年养殖业的前景如何?

本文探讨了养殖行业在未来5-10年的前景,分为两派观点:一派认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和规范化,养殖行业有发展空间;另一派则指出利润降低、环保压力大和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文章强调了养殖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如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和特色养殖,指出行业需顺应社会变化和环保要求,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内鸡肉消费空间有多大?

该文章探讨了中国鸡肉消费市场的增长趋势,分析了健康需求、年轻消费群体、餐饮业尤其是快餐业的发展、餐饮连锁化、线上消费和新零售的推动、以及鸡肉贸易进出口情况。文章强调了白羽肉鸡在市场中的重要角色,并提到了种鸡代际周期对供给的影响。此外,还关注了鸡肉进口国和出口市场的分布。

猪周期里生猪企业和肉制品企业的相反境遇

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养猪企业和肉制品企业面临亏损,其中养猪企业如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出现巨额亏损,而专注于肉制品加工的得利斯则因调整管理思路和成本管控实现业绩增长。双汇发展则因库存商品价格下降和减值准备计提导致业绩下滑。养猪企业正向产业链下游延伸,试图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来对冲价格波动。肉制品企业也在寻求向上游发展,以提高自给率和抵御市场不稳定。

人造肉黑科技到底还要多疯狂?

本文探讨了全球范围内对人造肉技术的快速发展,包括细胞农业技术(如Vow和IntegriCulture的实验)、空气作为原料的蛋白生产(如Air Protein)、脂肪提升人造肉口感的创新(Nourish Ingredients和Yali Bio)以及前沿的科研项目如人肉培育(Ouroboros Steak)。这些技术旨在解决传统肉类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满足人们对肉类替代品的口味和营养需求。尽管大部分产品仍处于研发阶段,但人造肉市场前景广阔,预示着未来食品行业的巨大变革。

2021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稳健,粮食有望高位增产,‘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种业振兴、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绿色转型加速。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内需潜力释放,但面临农资价格和国际市场波动的挑战。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努力,确保全年目标完成。

养殖业未来发展的两个主流方向

本文分析了我国养殖业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从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优点,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食品安全和环保水平,到产能过剩导致的利润下降和中小散养户的转型压力。重点强调了订单化养殖和生态养殖作为解决未来问题的出路,以及大型养殖企业如牧原、新希望六和等的发展现状。文章最后提出了在解决吃饱与吃好问题上的两种发展趋势,并鼓励读者关注生态农业和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养殖业未来发展的两个主流方向

本文探讨了我国养殖业从传统中小散养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变的发展趋势,强调了规模化养殖在满足大规模人口肉类需求、降低成本、食品安全、环保监管和行业竞争力提升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同时指出,面对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升级,订单化养殖和生态农业将成为中小散养户的转型方向,以满足高品质生活需求。文章呼吁关注养殖业健康发展,警惕假冒伪劣产品,并强调大型养殖企业与订单农业的互补发展趋势。